放射病
拼音: | fàng shè bìng |
注音: | ㄈㄤˋ ㄕㄜˋ ㄅ一ㄥˋ |
放射病的意思
词语解释:
病,由各种放射线(如原子弹或氢弹爆炸时放出的射线)破坏人体组织而引起。症状是体温增高,恶心,皮肤和黏膜出血,毛发脱落,白细胞减少等。
网络解释:
放射病 科普中国
- 1、但是这种药片无法彻底治愈放射病。并且,它们只有当放射性碘通过食物或者饮水进入人体之后才其作用。
- 2、电离辐射作用于机体后,可致机体发生急性放射病。
- 3、导致(临时)放射病,如恶心,白血细胞数量下降,但不致死亡。以上这些,增加疾病的严重程度,当剂量增加。
- 4、内外照射形成放射病的症状有:疲劳、头昏、失眠、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
- 5、中度损伤,能引起中度急性放射病,如头昏,乏力,恶心,有呕吐,白细胞数下降。
- 6、轻度损伤,可能发生轻度急性放射病,如乏力,不适,食欲减退。
字义分解
- 拼音fàng
- 注音ㄈㄤˋ
- 笔划8
- 繁体放
- 五笔YTY
- 五行水
(1)(动)解脱约束:释~。
(2)(动)任意;随便:~任。
(3)(动)发出:~光。
(4)(动)扩展:~大。
(5)(动)搁;置:~在桌子上。
(6)(动)古指把人驱逐到边远的地方:流~。
- 拼音shè
- 注音ㄕㄜˋ,ㄧㄝˋ,ㄧˋ
- 笔划10
- 繁体射
- 五笔TMDF
- 五行金
shè
1. 放箭:射箭。后羿射日。
2. 用推力或弹力送出子弹等:射击。扫射。发射。射程。射手。
3. 气体或液体等受到压力迅速流出:喷射。注射。
4. 放出光、热、电波等:射电。辐射。射线。照射。反射。
5. 有所指:暗射。影射。
yè1. 〔射干〕古书上的一种草,根可入药。
2. 〔仆射〕中国秦至宋代的官名,宋代以后废。
yì1. 〔无射〕a.中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之一;b.中国春秋时景王所铸钟名。
与放射病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