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毫
拼音:tù háo
注音:ㄊㄨˋ ㄏㄠˊ

兔毫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兔毛。
用兔毛制成的笔。亦泛指毛笔。

引证解释:

⒈ 兔毛。

《初学记》卷二一引晋王羲之《笔经》:“汉时诸郡献兔毫,出鸿都,惟有赵国毫中用。时人咸言兔毫无优劣,管手有巧拙。”

⒉ 用兔毛制成的笔。亦泛指毛笔。

唐罗隐《寄虔州薛大夫》诗:“海鹏终负日,神马背眠槽,会得窥成绩,幽窗染兔毫。”
金萧贡《假梅》诗:“莫道去非诗破的,兔毫那解写花真。”
明谢肇淛《五杂俎·物部四》:“吴兴自兔毫外,有鼠毫、羊毫二种。”
清龚自珍《鹧鸪天》词:“兔毫留住伤心影,输与杭州老画师。”
叶圣陶《六幺令》曲:“兔毫在握,賡续前书尚心热。”

国语词典:

兔子的细毛。

网络解释:

兔毫

  • 毛笔的一种,用兔毛制成,故名。
    • 1、釉上的兔毫,状如万千雨丝,也像流星划过夜空,飘洒自如。
    • 2、就在这时,王观看了,随手把兔毫盏放了下来。
    • 3、诗中的秋兔毫指的是一种毛笔,鸭头绿指的就是洮河砚,故洮河砚又被称为鸭头绿。
    • 4、宋代耀州窑兔毫盏的发现,使我们有可能把它与建窑兔毫盏比较。
    • 5、萧月生端坐于垂拱殿丹墀下,放下通体幽黑的兔毫鼠须茶盏,轻轻的一句话,令一脸欢笑的理宗愕然无语。
    • 6、建阳的建窑以黑釉闻名,所产兔毫盏是品用斗茶者爱的瓷盏;阿拉伯人也熟知建瓷。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ㄊㄨ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QKQY
    • 五行

    (名)(~子)(~儿)哺乳动物、善于跳跃;跑得很快。

    • 拼音háo
    • 注音ㄏㄠ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YPTN
    • 五行

    (1)(名)细长而尖的毛:狼~笔|羊~笔。

    (2)(名)指毛笔:挥~。

    (3)(名)秤或戥子上用手提的绳:头~|二~。

    (4)(副)一点儿(只用于否定式):~不足怪|~无头绪。

    (5)(形)(某些计量单位的)千分之一:~米|~升|~克。

    (6)(量)计量单位名称。ɑ)长度;十丝等于一毫;十毫等于一厘。b)重量;十丝等于一毫;十毫等于一厘。

    (7)(量)〈方〉货币单位;即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