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xiǎo hòu |
注音: | ㄒ一ㄠˇ ㄏㄡˋ |
小侯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用以称小国。
谓四夷之君。
指高官显贵。
旧时称功臣子孙或外戚子弟之封侯者。以其非列侯,故称。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用以称小国。
引《国语·鲁语下》:“今我小侯也,处大国之间,缮贡赋以共从者,犹惧有讨。”
《管子·大匡》:“诸侯之礼,令齐以豹皮往,小侯以鹿皮报; 齐以马往,小侯以犬报。”
尹知章注:“往重报轻。所谓大国善下小国,则取小国。”
《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大国不过十餘城,小侯不过数十里。”
⒉ 谓四夷之君。
引《礼记·曲礼下》:“庶方小侯,入天子之国曰某人。”
孔颖达疏:“小侯,谓四夷之君,非为牧者也。”
⒊ 旧时称功臣子孙或外戚子弟之封侯者。以其非列侯,故称。 《后汉书·邓禹传》:“禹少子鸿,好筹策。
引永平中,以为小侯。”
又《明帝纪》:“为四姓小侯开立学校,置‘五经’师。”
李贤注引袁宏《后汉纪》曰:“又为外戚樊氏、郭氏、阴氏、马氏诸子弟立学,号四姓小侯,置‘五经’师。以非列侯,故曰小侯。”
一说以年小获封,故称。见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 明汤显祖《紫箫记·纵姬》:“自家姓郭,名锋,世号小侯。祖是汾阳王郭子仪 ;姊是当今贵妃娘娘。”
⒋ 指高官显贵。
引宋余靖《题刘太傅栖心亭》诗:“宏构小侯第,避权长掩关。”
网络解释:
小侯
字义分解
- 拼音xiǎo
- 注音ㄒㄧㄠˇ
- 笔划3
- 繁体小
- 五笔IHTY
(1)(形)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河|地方~|~路。
(2)(副)短时间地:~住|~坐。
(3)(副)稍微:~有才华|牛刀~试。
(4)(形)略微少于;将近:干了~半辈子。
(5)(形)排行最末的:~儿子。
(6)(名)年纪小的人:一家大~|上有老;下有~。
(7)(名)指妾:讨~。
(8)(代)谦辞;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女|~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