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僧
拼音:shī sēng
注音:ㄕ ㄙㄥ

诗僧的意思

词语解释:

能作诗的僧人。

引证解释:

⒈ 能作诗的僧人。

唐皎然《答权从事德舆书》:“灵澈上人,足下素识,具文章,挺瓌奇,自齐梁已来诗僧未见其偶。”
明叶子奇《草木子·谈薮》:“贾似道当国时,一日退居湖山,有一蜀僧徘徊於其侧。问之曰:‘你为何僧?’对曰:‘某,诗僧也。’”
苏曼殊《有怀》诗之二:“多谢刘三问消息,尚留微命作诗僧。”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三二章:“齐己和贯休齐名,是五代的两个大诗僧。”

网络解释:

诗僧

  • 通晓文艺,善于诗作之僧。又称文僧。一般特指唐代江左之诗僧。所谓江左,即江苏、浙江一带,系继长安、洛阳之后,自中唐以降成为文艺中心地。
  • 字义分解

    • 拼音shī
    • 注音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YFFY
    • 五行

    (名)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抄|~词|~风|~集|~句|~剧|~律。

    • 拼音sēng
    • 注音ㄙㄥ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WULJ
    • 五行

    (名)出家修行的男性佛教徒;和尚:~人|~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