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使
拼音:tōng shǐ
注音:ㄊㄨㄥ ㄕˇ

通使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互派使者。
旧指翻译人员。

引证解释:

⒈ 互派使者。

《史记·大宛列传》:“汉方欲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
清薛福成《变法》:“环大地九万里之内,罔不通使互市。”
亦指出使。 《明史·宦官传一·郑和》:“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儕王景弘等通使西洋。”

⒉ 旧指翻译人员。

《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韦皋统领大兵……正与吐蕃人马相遇。先差通使与他打话。”
清张德彝《随使法国记·西海小游记》:“晚,有广东人投刺,自署‘ 唐人汤亚金 ’来拜。年约二旬,能英语。因随福建医生林连湖来此为通使,缘林不解洋话也。”

网络解释:

通使

  • 通使是汉语词语,是指互派使者。
  • 字义分解

    • 拼音tōng,tòng
    • 注音ㄊㄨㄥ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CEPK
    • 五行

    tōng

    1.没有堵塞,可以穿过:管子是~的。山洞快要打~了。这个主意行得~。

    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条~炉子。

    3.有路达到:四~八达。火车直~北京。

    4.连接;相来往:沟~。串~。私~。~商。互~有无。

    5.传达;使知道:~知。~报。~个电话。

    6.了解;懂得:~晓。精~业务。粗~文墨。不~人情。他~三国文字。

    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万事~。

    8.通顺:文章写得不~。

    9.普通;一般:~常。~病。~例。~称。

    10.姓。

    tòng

    用于动作:打了三~鼓。挨了一~儿说。

    • 拼音shǐ
    • 注音ㄕˇ
    • 笔划8
    • 繁体使
    • 五笔WGKQ
    • 五行

    [ shǐ ]

    1. 用:使用。使劲。使役。使力。使钱。

    2. 派,差谴:使唤。使命。使女。

    3. 让,令,叫:迫使。

    4. 假若:假使。即使。

    5. 奉命办事的人:使者。大使。公使。使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