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夷
拼音:míng yí
注音:ㄇ一ㄥˊ 一ˊ

明夷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六十四卦之一。即离下坤上。
2.指遭受艰难的贤人志士。
3.鸣鴺。叫着的鹈鹕。明,通“鸣”。
4.指太阳下山。
5.鸣弓。谓拉弓发射。
6.大弓。
7.东方之国,日出处。

引证解释:

⒈ 六十四卦之一。即离下坤上。

《易·明夷》:“明夷,利艰贞。”
孙星衍集解引郑玄曰:“夷,伤也,日出地上,其明乃光,至其入地,明则伤矣,故谓之明夷。”
后因以比喻昏君在上,贤人遭受艰难或不得志。 《汉书·五行志中之上》:“京房《易传》曰:‘贤者居明夷之世,知时而伤,或众在位,厥妖鸡生角。’”
《宋书·孝义传·龚颖》:“臣闻运缠明夷,则艰贞之节显;时属栋挠,则独立之操彰。”
唐李白《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诗》序:“仲尼旅人, 文王明夷,苟非其时,圣贤低眉。”
清魏源《定军山武侯祠》诗:“明夷自正志,艰贞蒙大难。”

⒉ 指遭受艰难的贤人志士。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我自伤心人不见,访明夷,别有英雄泪。”

⒊ 鸣鴺。叫着的鹈鹕。明,通“鸣”。一说,即鸣雉。见高亨《周易大传今注》卷三。

《易·明夷》:“明夷于飞,垂其翼。”
李镜池通义:“明夷,借为鸣鴺。”

⒋ 指太阳下山。

《易·明夷》:“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
李镜池通义:“明,指太阳。夷,灭。”
南朝宋朱昭之《难顾道士<夷夏论>》:“初若登天,光被俗表,末如入渊,明夷辉沦。”

⒌ 鸣弓。谓拉弓发射。

《易·明夷》:“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
李镜池通义:“明夷,鸣弓。”

⒍ 大弓。

《易·明夷》:“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
李镜池通义:“明夷,大弓。”

⒎ 东方之国,日出处。参阅李镜池《周易通义》。

《易·明夷》:“箕子之明夷。利贞。”

国语词典:

《易经》卦名。六十四卦之一,离(☲)​下坤(☷)​上。象征贤者不得志,忧谗畏讥。

网络解释:

明夷

  • 1、明夷,是《周易》六十四卦中第三十六卦。
  • 2、明夷,乃大陆新武侠领军人物凤歌力作《沧海》中人物。
  • 3、明夷,是《周易》中用射艺比喻一类事物的一个卦。
  • 字义分解

    • 拼音míng
    • 注音ㄇㄧㄥ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JEG
    • 五行

    [ míng ]

    1. 亮,与“暗”相对:明亮。明媚。明净。明鉴(a.明镜;b.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c.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2. 清楚: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

    3. 懂得,了解: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

    4. 公开,不隐蔽:明说。明讲。明处。

    5. 能够看清事物: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

    6. 睿智:英明。贤明。明君。

    7. 视觉,眼力:失明。

    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

    9. 次(专指日或年):明日。明年。

    10. 中国朝代名:明代。

    11. 姓。

    • 拼音
    • 注音ㄧ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GXWI
    • 五行

    1.平坦;平安:化险为~。

    2.破坏建筑物(使成为平地):烧~弹。~为平地。

    3.灭掉;杀尽:~灭。~族。

    4.我国古代称东方的民族,也泛称周边的民族:淮~。四~。

    5.旧时泛指外国或外国人:~情。华~杂处。

    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