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胁
拼音:shé xié
注音:ㄕㄜˊ ㄒ一ㄝˊ

折胁的意思

词语解释:

战国时,·范雎须贾使,因齐王有辩才,致以金、牛、酒。

引证解释:

⒈ 战国时, 魏范雎随须贾使齐,因齐王喜雎有辩才,致以金、牛、酒。 雎虽未受,但须贾疑其以魏国阴事告齐。魏相知之,大怒,使人笞击雎,折胁折齿几死。后奔秦,得重用。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后因以“折胁”为受诬遭辱的典实。

《韩非子·难言》:“宰予不免於田常,范雎折胁於魏。”
《陈书·蔡景历传》:“昔折胁游秦,忽逢盼採;檐簦入赵,便致留连。”
唐柳宗元《上西川武元衡相公谢抚问启》:“俾折胁臏脚之伦,得自拂饰,以期效命於鞭策之下。”

网络解释:

折胁

  • 折胁,读音shé xié,注音是 ㄕㄜˊ ㄒㄧㄝ ˊ,汉语词汇,指受诬遭辱的典实。
  • 字义分解

    • 拼音zhē,zhé,shé
    • 注音ㄓㄜ,ㄓㄜˊ,ㄕㄜ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RRH
    • 五行

    zhē

    1. 翻转,倒腾:折腾。折跟头。折个儿。

    zhé

    1. 断,弄断:折断。折桂(喻科举及第)。折戟沉沙(形容惨重的失败)。

    2. 幼年死亡:夭折。

    3. 弯转,屈曲:曲折。转折。周折。折中(对不同意见采取调和态度。亦作“折衷”)。

    4. 返转,回转:折返。

    5. 损失:损兵折将。

    6. 挫辱:折磨。挫折。百折不挠。

    7. 减少:折寿(减少寿命)。折扣。

    8. 抵作,对换,以此代彼:折合。折价(把实物折合成钱)。

    9. 心服:折服(a.信服;b.说服)。

    10. 戏曲名词,杂剧一本分四折,一折等于后来的一出:折子戏。

    11. 判决:折狱。

    shé

    1. 断:绳子折了。

    2. 亏损:折本生意。

    3. 姓。

    • 拼音xié
    • 注音ㄒㄧㄝ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ELWY
    • 五行

    (1)(名)从腋下到腰上的部分。

    (2)(动)胁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