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规
拼音:xué guī
注音:ㄒㄩㄝˊ ㄍㄨㄟ

学规的意思

词语解释:

学校的规章。

引证解释:

⒈ 学校的规章。

宋徐度《却扫编》卷上:“先生乃制为学规,凡课试讲肄,劝督惩赏,莫不有法。”
《宋史·道学传三·朱熹》:“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復其旧,为学规俾守之。”

国语词典:

学校里的规范、法则。

网络解释:

学规

  • 学规是古代学校规章之总称。初仅为对弟子在学思想行为准则之规定,如战国时期的《弟子职》。宋代以后,扩展为学校和书院的规章制度,包括办学的宗旨和基本原则,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和成绩考核,学官和掌教的职责, 弟子的行为规则等。宋明时期书院的学规,侧重对学子为学、进德的目标、原则及方法的指导,如《白鹿洞书院揭示》。明清时期官学学规,偏重对学子思想行为的规范和限制,如《卧碑》、《圣谕广训》等。
  • 字义分解

    • 拼音xué
    • 注音ㄒㄩㄝ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IPBF
    • 五行

    (1)(动)学习:~书法。

    (2)(动)模仿:鹦鹉~舌|~得很像。

    (3)(名)学问:博~|才疏~浅|治~。

    (4)(名)指学科:化~|数~|新~。

    (5)(名)学校:小~|大~。

    • 拼音guī
    • 注音ㄍㄨㄟ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FWMQ
    • 五行

    (1)(名)画圆形的工具:圆~|两脚~。

    (2)(名)规则;成例:校~|革除陋~。

    (3)(动)劝告:~劝|~勉。

    (4)(动)谋划;打主意:~划|~定|欣然~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