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然泉达
拼音:huǒ rán quán dá
注音:ㄏㄨㄛˇ ㄖㄢˊ ㄑㄨㄢˊ ㄉㄚˊ
词性: 成语

火然泉达的意思

词语解释:

《孟子.公孙丑上》:'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后以'火然泉达'喻形势发展迅猛。

引证解释:

⒈ 后以“火然泉达”喻形势发展迅猛。

《孟子·公孙丑上》:“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梁启超《立宪纪闻》:“立宪之议,徧於全国。盖至是而中国立宪之机,直如火然泉达,有不能自已之势焉。”

国语词典:

如初燃烧的火,愈烧愈旺盛;如初流出的水,愈流愈汹涌。语本《孟子.公孙丑上》:「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后比喻扩充蔓延,势不可遏。如:「战争如火然泉达般,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

网络解释:

火然泉达

  • 火然泉达,读音huǒ rán quán dá ,汉语成语,比喻形势发展迅猛。出处:《孟子·公孙丑上》。
  • 字义分解

    • 拼音huǒ
    • 注音ㄏㄨㄛ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OOOO

    (1)(~儿)物体燃烧时所发的光和焰。

    (2)指枪炮弹药:~器|~力|军~|走~。

    (3)火气:上~|败~。

    (4)形容红色:~红|~鸡。

    (5)比喻紧急:~速|~急。

    (6)(~儿)比喻暴躁或愤怒:~性|冒~|心头~起。

    (7)同“”。

    (8)(Huǒ)姓。

    • 拼音rán
    • 注音ㄖㄢ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QDOU
    • 五行

    1.  对,是:然否。不然。不以为然。

    2.  以为对,答应,信守:然纳(以为对而采纳)。然诺(许诺,信守诺言)。

    3.  这样,如此:当然。然后。然则。

    4.  表示一种语气(a.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然”;b.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然”)。

    5.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然。忽然。飘飘然。

    6.  古同“”。

    • 拼音quán
    • 注音ㄑㄩㄢ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RIU
    • 五行

    (1)(名)泉水:矿~|甘~。

    (2)(名)泉眼。

    (3)(名)钱币的古称:~币。

    (4)(名)姓。

    • 拼音
    • 注音ㄉㄚ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DPI
    • 五行

    (1)(动)通;到:四通八~。

    (2)(动)对事理认识得透彻:通~事理。

    (3)(动)达到、实现:目的已~到。

    (4)(动)告知;表达:转~。

    (5)(形)旧时称人得到显要的地位:显~。

    (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