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殿
拼音: | zhàng diàn |
注音: | ㄓㄤˋ ㄉ一ㄢˋ |
帐殿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帝王出行,休息时以帐幕为行宫,称帐殿。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帝王出行,休息时以帐幕为行宫,称帐殿。
引北周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序》:“止立行宫,裁舒帐殿。”
倪璠注:“帐殿,天子行幸所在以帐为殿也。”
唐杜甫《得家书》诗:“二毛趋帐殿,一命侍鸞舆。”
仇兆鳌注引《唐六典》:“尚舍奉御,凡大驾行幸,预设三部帐幕,皆乌毡为表,朱綾为覆,下有紫帷方坐、金铜行牀,覆以帘,其行置排城以为蔽捍。”
《明史·胡广传》:“帝北征,与杨荣、金幼孜从,数召对帐殿,或至夜分。”
清唐孙华《进呈御览诗一百韵》:“云霄开帐殿,虹蜺涌长城。”
网络解释:
帐殿
字义分解
- 拼音zhàng
- 注音ㄓㄤˋ
- 笔划7
- 繁体帳
- 五笔MHTY
- 五行火
(1)(名)(~子)用布、纱或绸子等做成遮蔽用的东西。
(2)(名)关于货币、货物出入的记载。
(3)(名)指帐薄:一本~。
(4)(名)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