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执
拼音: | fēng zhí |
注音: | ㄈㄥ ㄓˊ |
封执的意思
词语解释:
《庄子•齐物论》“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唐·成玄英疏:“初学大贤,邻乎圣境,虽复见空有之异,而未曾封执。”原谓执持事物的界域,后引申为固执,执著。
引证解释:
⒈ 原谓执持事物的界域,后引申为固执,执著。
引《庄子·齐物论》“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 唐成玄英疏:“初学大贤,邻乎圣境,虽復见空有之异,而未曾封执。”
唐白居易《禽虫十二章》诗序:“每章可致一哂,一哂之外,亦有以自警其衰耄封执之惑焉。”
《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六年》:“至于出纳移用,均会有无,则专吝封执,动相违戾。”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六章:“於是乃不恤守文之非难,扫除情见之封执。”
网络解释:
封执
字义分解
- 拼音fēng
- 注音ㄈㄥ
- 笔划9
- 繁体封
- 五笔FFFY
- 五行水
(1)(动)封闭;封起来
(2)(动)古时帝王把爵位(有时连土地)或称号赐给臣子:~王|分~诸侯。
(3)(~儿)用来封东西的纸包或纸袋封套的东西: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