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子
拼音:cì zǐ
注音:ㄘˋ ㄗˇ

次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家中排行第二的儿子。

国语词典:

家中排行第二的儿子。

如:「我是家中次子,上头还有一个哥哥,两个姊姊。」

词语翻译

英语
secondson
德语
derzweiteSohn(S)
法语
secondfils

网络解释:

次子

  • 次子,也称仲子,一作中子(多见于二十五史),就是第二个儿子。《宋史》曰:“太祖(赵匡胤),宣祖(赵弘殷)中子也”。出处《东周列国志》第四回:“及生次子段,长成得一表人才,面如傅粉,唇若涂朱,又且多力善射,武艺高强,姜氏心中偏爱此子:‘若袭位为君,岂不胜寤生十倍?’屡次向其夫武公称道次子之贤,宜立为嗣。”
    • 1、长子安庆宗为卫尉少卿,加授秘书监,尚荣义郡主;次子庆绪为鸿胪少卿兼广阳郡太守。
    • 2、次子萧飞龙,人送绰号小飞龙,为人精明能干,冥灵等级初级冥王,实为其父萧战君的左右手,现充当御龙堡上将,手下飞龙堂弟子何止千万。
    • 3、第一次东征后,郑洞国回了趟老家,看到了两年未见的妻儿,这期间,覃腊娥又有了次子郑安腾。
    • 4、我女幼我子幼我次子更幼到更阑人静皆依依牵衣问母教我怎样开销。
    • 5、嗣后一索得男,再索复得男,长子取名布儿古讷特,次子取名伯古讷特。
    • 6、老两口悲痛欲绝,决定按当地旧风俗为次子“结鬼亲”,以使他在阴曹地府能够善终,但一直未找到合适的女尸。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ㄘ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UQWY
    • 五行

    (1)(名)次序;顺序:依~进行。

    (2)(数)第二:~日。

    (3)(形)质量较差:~品。

    (4)(量)回、趟:第一~。

    (5)(名)中间:襄~。

    (6)(名)出外远行路上暂行居住的处所:舟~。

    (7)(名)姓。

    (8)(形)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两个氧原子的:~氯酸。

    • 拼音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