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造
拼音:zǎn zào
注音:ㄗㄢˇ ㄗㄠˋ

攒造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赶造。攒,通"趱"。

引证解释:

⒈ 汇总编制。

《元典章·兵部三·船轿》:“通行管领,具签定户数,攒造州县村庄花名丁产文册。”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十》:“各区各圩之田皆有定额,如有买卖易主,即照经册各人户内扣改佃户姓名。各图查筭明白,送县攒造,发与管粮官。”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编审·攒造审册》:“攒造审册,即将逐日审过各里甲红单,照造册稿,分立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四柱。”

⒉ 赶造。

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一折:“大人可怜见,三牛车的文书,与小人三日假限便要完,便有那七手八脚,也攒造不来。”
《水浒传》第八十回:“那济州东路上一带,都是舩厂,攒造大海鰍舩百隻,何止匠人数千,纷纷攘攘。”
《儒林外史》第六回:“你们各人管的田房、利息帐目,都连夜攒造清完。”

网络解释:

攒造

  • “攒造”一词出自《元典章·兵部三·船轿》,意为汇总编制;赶造。
  • 字义分解

    • 拼音zǎn,cuán
    • 注音ㄗㄢˇ,ㄘㄨㄢˊ
    • 笔划19
    • 繁体
    • 五笔RTFM
    • 五行

    zǎn

    1. 积聚,积蓄:攒钱。积攒。

    cuán

    1. 聚,凑集,拼凑:攒凑。攒集。攒钱。攒眉。攒射(集中射击)。攒三聚五(三三五五,聚在一起)。

    • 拼音zào
    • 注音ㄗㄠ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TFKP

    (1)(动)做;制作:创~|建~|~纸。

    (2)(动)假编;捏造:~谣。

    (3)(名)指相对两方面的人;法院里专用于诉讼的两方:两~|甲~。

    (4)(量)〈方〉农作物的收成或收成的次数:早~|一年三~。

    (5)(动)前往;到:~访|登峰~极。

    (6)(动)成就:~诣|深~。

    (7)(动)培养:可~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