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衮
拼音:tái gǔn
注音:ㄊㄞˊ ㄍㄨㄣˇ

台衮的意思

词语解释:

犹台辅。衮,古代帝王及上公的礼服。

引证解释:

⒈ 犹台辅。衮,古代帝王及上公的礼服。

汉应劭《风俗通·十反·太尉沛国刘叔方》:“叔方尔乃翻然改志,以礼进退,三登台衮,号为名宰。”
《北史·豆卢宁杨绍等传论》:“﹝观德王﹞位登台衮,庆流后嗣。”
唐白居易《与韩弘诏》:“夫外拥旌旄,爪牙之重任;内参台衮,股肱之寄深。”

网络解释:

台衮

  • 台衮是汉语词汇,拼音为tái ɡǔn,出自《风俗通·十反·太尉沛国刘叔方》。
  • 字义分解

    • 拼音tái,tāi
    • 注音ㄊㄞˊ,ㄊㄞ
    • 笔划5
    • 繁体臺、颱、檯
    • 五笔CKF
    • 五行

    tái

    1. 高平的建筑物:亭台楼阁。

    2.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台鉴。台甫。

    3.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台。窗台。灯台。

    4. 量词:一台戏。

    5. 台湾省的简称:台胞。台币。

    6. 姓。

    7. 桌子、案子:写字台。

    8.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

    tāi

    1. 〔天台〕①山名,在中国浙江省;②地名,在中国浙江省。

    • 拼音gǔn
    • 注音ㄍㄨㄣ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UCEU
    • 五行

    (名)古代君王的礼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