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子
拼音: | zhàng zi |
注音: | ㄓㄤˋ ㄗˇ |
障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障子
(1) 树枝等编成的篱笆;石头、草皮等垒成的隔墙;泛指障碍物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幛子。上面题有文字或画有图画的整幅绸布。
引唐杜甫《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障子松林静杳冥,凭轩忽若无丹青。”
⒉ 用芦苇、秫秸等编成的或利用成行的树木做成的屏障。
引宋杨万里《经和宁门外卖花市见菊》诗:“菊花障子更玲瓏,生採翡翠铺屏风。”
《红楼梦》第四一回:“若不进花障子,再往西南上去,可够他绕会子好的了!”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一:“灰砖高墙的下边,是柳树障子和水濠。”
国语词典:
以芦苇、竹子或成行树木所做成的屏障。
网络解释:
障子
- 1、秦纵昏睡许久,如今伤已无大碍,自然是无一点睡意,闲着也是闲着,所以当小也经过他房门障子的时候,便起身尾随其后。
- 2、另一边,秦守和田村幸一郎磨磨蹭蹭的也走到了最后的台阶上,班的障子门就在眼前了。
- 3、秦守推开班级的障子门进来,班长高桥司纱正在奋力劝说着班上的同学内田铁也加入棒球同会。
- 4、这里是二年级的走廊,上杉跑过去的时候,二年班的有名的重磅炸弹朝仓杏子正和朋友打闹着跑出班级的障子门。
- 5、结果表明,无论从局部和全局上讲,向内螺旋式路径更适合于移动机器人在无障子区域内完成全覆盖任务。
- 6、高桥司纱打开外屋的障子门提高嗓门喊道,爷爷奶奶的年龄都大了,如果不提高一点嗓门的话老人家可一点都听不清楚。
字义分解
- 拼音zǐ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子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