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俗
拼音: | fù sú |
注音: | ㄈㄨˋ ㄙㄨˊ |
负俗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与世俗不相谐。
引证解释:
⒈ 谓与世俗不相谐。
引三国魏嵇康《卜疑集》:“若先生者,文明在中,见素表璞,内不愧心,外不负俗,交不为利,仕不谋禄。”
《世说新语·赏誉》“后来出人郗嘉宾” 刘孝标注引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超少有才气,越世负俗,不循常检。”
明袁宗道《士先器识而后文艺》:“下逮卢、骆、王、杨,亦皆用以负俗而贾祸,此岂其才之不赡哉!”
国语词典:
被世人讥讽和议论。
网络解释:
负俗
字义分解
- 拼音fù
- 注音ㄈㄨˋ
- 笔划6
- 繁体負
- 五笔QMU
- 五行水
(1)(动)〈书〉背(bēi)
(2)(动)担负:~责任|身~重任。
(3)(动)依仗;依靠:~靠|~险固守。
(4)(动)遭受:~伤|~屈。
(5)(动)享有:久~盛名。
(6)(动)亏欠;拖欠:~债。
(7)(动)背弃;违背:~约|忘恩~义。
(8)(动)失败(跟‘胜’相对):胜~未分。
(9)(形)小于零的(跟‘正’相对):~数|~号。(形)指得到电子的(跟‘正’相对):~数|~号。(形)指得到电子的(跟‘正’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