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带
拼音:huǎn dài
注音:ㄏㄨㄢˇ ㄉㄞˋ

缓带的意思

词语解释:

宽束衣带。形容悠闲自在,从容不迫。
犹解带。

引证解释:

⒈ 宽束衣带。形容悠闲自在,从容不迫。

《穀梁传·文公十八年》:“姪娣者,不孤子之意也。一人有子,三人缓带。”
杨士勋疏:“缓带者,优游之称也。”
《汉书·匈奴传赞》:“使边城守境之民父兄缓带,稚子咽哺。”
《晋书·羊祜传》:“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被甲。”
宋王安石《次韵酬子玉同年》:“塞垣高垒深沟地,幕府轻裘缓带时。”

⒉ 犹解带。

《后汉书·鲍昱传》:“初, 德被病数年, 昂俯伏左右,衣不缓带。”

国语词典:

宽松衣带。形容从容不迫,安舒自在的样子。

网络解释:

缓带

  • 缓带,汉语词汇。
  • 拼音:huǎn daì。
  • 释义:宽束衣带。形容悠闲自在从容不迫。又有犹解带之意。
  • 字义分解

    • 拼音huǎn
    • 注音ㄏㄨㄢˇ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XEFC
    • 五行

    (1)(形)迟;慢:迟~|~慢|~步向前。

    (2)(动)延缓;推迟:~期|~几天再办。

    (3)(形)缓和;不紧张:~冲|~急。

    (4)(动)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过来。

    (5)(形)坡度小:~坡。

    • 拼音dài
    • 注音ㄉㄞ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GKPH
    • 五行

    (1)(名)带子:皮~。

    (2)(名)地域:江浙一~。

    (3)(名)轮胎:自行车~子。 

    (4)(名)白带;妇女生殖器分泌的乳白色或淡黄色黏液。

    (5)(动)随身拿着

    (6)(动)捎带做某事

    (7)(动)连着;附带

    (8)(动)引导

    (9)(动)带动

    (10)(动)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