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声慢气
拼音:màn shēng màn qì
注音:ㄇㄢˋ ㄕㄥ ㄇㄢˋ ㄑ一ˋ

慢声慢气的意思

词语解释:

形容说话声调和缓。

亦作:慢声吞气 、慢声慢语

引证解释:

⒈ 形容说话声调和缓。

朱自清《给<一个兵和他的老婆>的作者--李健吾先生》:“咱们得作家们,说起话来,老是斯斯文文得,慢声慢气得;有得更是扭扭捏捏,怪声怪气得。”
冯金堂《挖塘》:“义民慢声慢气说:‘ 国哥,有哪些困难你提出来嘛。’”
亦作“慢声吞气”、“慢声慢语”。 吴组缃《村居记事》:“他说话的时候,慢声吞气的,像卖弄似的不时夹些斯文字眼在里面。”
管桦《烙饼》:“有人脸上带着极庄重的神情,用慢声慢语商量的口气说:‘我看吃饺子吧。’”

网络解释:

慢声慢气

  • 慢声慢气,汉语拼音màn shēng màn qì,意思是形容说话声调和缓。。
  • 字义分解

    • 拼音màn
    • 注音ㄇㄢˋ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NJLC
    • 五行

    (1)(形)速度低;行动迟缓:~车|~走|~手~脚|你走~一点儿;等着他。

    (2)(动)从缓:且~|~点儿告诉他;等两天再说。

    (3)(动)态度冷淡;没有礼貌:傲~|怠~。

    • 拼音shēng
    • 注音ㄕㄥ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FNR
    • 五行

    (1)(名)(~儿)声音:雨~。

    (2)(量)表示声音发出的次数:喊了两~。

    (3)(动)发出声音;宣布;陈述:~东击西。

    (4)(名)名声:~誉|~望。

    (5)(名)声母:双~叠韵。

    (6)(名)字调:平~|四~。

    • 拼音
    • 注音ㄑㄧ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RNB

    (1)(名)气体:毒~|煤~|沼~。

    (2)(名)特指空气:~压。

    (3)(名)指自然界冷热阴晴等现象:天~|~候|~象|秋高~爽。

    (4)(名)气息:没~了|上不来~。

    (5)(名)味:香~|臭~。

    (6)(名)人的精神状态:勇~|朝~。

    (7)(名)人的作风习气:官~|娇~。

    (8)(动)生气;发怒:~人。

    (9)(名)欺压:再也不受资本家的~了。

    (10)(动)使人生气:你别~我。

    (11)(名)中医指人体内能使各器官正常地发挥机能的原动力:元~。

    (12)(名)中医指某种病象:你别~我。(名)欺压

    (13)(名)欺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