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闲
拼音:xū xián
注音:ㄒㄨ ㄒ一ㄢˊ

虚闲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谓疏朗有致。 2.犹旷废。

引证解释:

⒈ 谓疏朗有致。

唐李邕《秦望山法华寺碑序》:“覯秦望西北山,其峯五莲,其溪双带,气象灵胜,林壑虚闲。”

⒉ 犹旷废。

《元典章·户部九·立司》:“如长官有故或缺去处,以次官不得推避,虚闲月日,失误劝课农桑兴举水利勾当。”
清闲。 唐白居易《睡起晏坐》诗:“澹寂归一性,虚閒遗万虑。”
唐薛能《春雨》诗:“迸溼消尘虑,吹风触疾颜。谁知草茅逕,霑此尚虚閒。”

网络解释:

虚闲

  • 拼音:xū xián
  • 注音:ㄒㄩ ㄒㄧㄢˊ
  • 1. 谓疏朗有致。 唐 李邕 《秦望山法华寺碑序》:“觏 秦望 西北山,其峯五莲,其溪双带,气象灵胜,林壑虚闲。”
  • 2. 犹旷废。《元典章·户部九·立司》:“如长官有故或缺去处,以次官不得推避,虚闲月日,失误劝课农桑兴举水利勾当。”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ㄒㄩ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HAOG
    • 五行

    (1)(形)空虚(跟‘实’相对):~幻|~浮。

    (2)(形)空着:~位以待。

    (3)(动)因心里惭愧或没有把握而勇气不足:胆~。

    (4)(副)徒然;白白地:~度|不~此行。

    (5)(形)虚假:~伪|~名。

    (6)(形)虚心:谦~。

    (7)(形)虚弱:气~|血~。

    (8)(名)指政治思想、方针、政策等方面的道理:务~。

    (9)(名)二十八宿之一。

    • 拼音xián
    • 注音ㄒㄧㄢ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USI
    • 五行

    (1)(形)没有事情;没有活动;有空:~空|~暇|~人|~逸。

    (2)(房屋、器物等)不在使用中:~钱|~庭。

    (3)(名)闲空儿:农~|忙里偷~。

    (4)与正事无关的:~扯|~荡|~逛|~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