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去
拼音:lái qù
注音:ㄌㄞˊ ㄑㄨˋ
词性: 动词

来去的意思

词语解释:

来去láiqù

(1) 来和去。指往来不断的样子

来去自由
come and go

(2) 差错;错误

不差分毫来去
error;fault

引证解释:

⒈ 来和去;往返。

晋鸠摩罗什《十喻诗》:“若能映斯照,万象无来去。”
宋朱淑真《舟行即事》诗之三:“画舸寒江江上亭,行舟来去泛纵横。”
周瘦鹃《花木丛中·花雨缤纷春去了》:“可是春很无赖,来去飘忽,活象是偷儿的行径。”

⒉ 偏指去,回去。

唐岑参《送严黄门拜御史大夫再镇蜀川兼觐省》诗:“苍生望已久,来去不应迟。”

⒊ 谓交往。按,《古今小说》第三十五卷《简帖僧巧骗皇甫妻》“小”作“少”。

《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自从小年夫妻,都无一个亲戚来去。”

⒋ 来由,道理;来龙去脉。

元无名氏《度柳翠》第二折:“这小鬼头倒説的有个来去。”

⒌ 犹上下,左右,表示概数。

《水浒传》第八七回:“两个马头,却好相迎着。隔不的丈尺来去, 孙立却跳将起来,大喝一声。”
《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 韩夫人 ]仔细看时,正比庙中所塑二郎神模样,不差分毫来去。”

国语词典:

往返。

网络解释:

来去 (词语)

  • 来去,读音láiqù,是汉语词语,意思是来和去,指往来不断的样子。
  • 来去的近反义词

    • 1、该地区的大风天气来去匆匆,不久将风平浪静。
    • 2、虽然春天来去匆匆,可是她却留下了遍地花香。
    • 3、当她感觉到饿时,就停下来去吃了个三明治。
    • 4、在这里可以来去自由并能够感觉到放荡不羁。
    • 5、这件事情来去分明,有什么值得怀疑的。
    • 6、日子在流逝,路上的人来来去去。

    字义分解

    • 拼音lái
    • 注音ㄌㄞ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GOI
    • 五行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来回。来往。过来。归来。来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  从过去到现在:从来。向来。

    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来年。将来。来日方长。

    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来头猪。

    5.  做某个动作:胡来。

    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来动脑筋。

    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来。

    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来。

    9.  表示发生:暴风雨来了。

    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二来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来桂花香。

    12.  表示语气,归去来兮!

    13.  姓。

    • 拼音
    • 注音ㄑㄩ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FCU
    • 五行

    (1)(动)离开:拿~|~世|~职|~留两便。

    (2)(动)失去;失掉:大势已~。

    (3)(动)除去;除掉:~病|~火|~皮。

    (4)(动)距离:两地相~四十里|~今五十年。

    (5)(副)过去的;特指过去的一年:~年|~冬今春。

    (6)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向|从成都~重庆。

    (7)用在另一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你们~考虑考虑。

    (8)用在动宾结构后面表示去做某件事:他听报告~了。

    (9)用在动词结构(或介词结构)与动词(或动词结构)之间;表示前者是后者的方法、方向或态度;后者是前者的目的:提水~浇花|要从主要方面~检查。

    (10)去声:平上~入。

    (11)(动)扮演(戏剧里的角色):在这出戏中;他~厂长。

    (1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离开说话人所在地:拿~|捎~。

    (13)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继续等:信步走~(=过去)|让他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