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冕
拼音:duān miǎn
注音:ㄉㄨㄢ ㄇ一ㄢˇ

端冕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玄衣和大冠。古代帝王﹑贵族的礼服。

引证解释:

⒈ 玄衣和大冠。古代帝王、贵族的礼服。

《礼记·乐记》:“吾端冕而听古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
郑玄注:“端,玄衣也。”
孔颖达疏:“云‘端,玄衣也’者,谓玄冕也。凡冕服,皆其制正幅,袂二尺二寸,袪尺二寸,故称端也。”
《国语·楚语下》:“圣王正端冕,以其不违心,帅其羣臣精物以临监享祀,无有苛慝於神者,谓之一纯。”
韦昭注:“端,玄端之服。冕,大冠也。”
唐杨巨源《元日呈李逢吉舍人》诗:“称觴山色和元气,端冕炉香叠瑞烟。”
唐黄滔《白日上昇赋》:“挥毫而金简初载,端冕而玉皇有佇。”

网络解释:

端冕

  • 端冕,汉语词汇。
  • 拼音:duān miǎn
  • 释义:玄衣和大冠。古代帝王、贵族的礼服。
  • 字义分解

    • 拼音duān
    • 注音ㄉㄨㄢ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UMDJ
    • 五行

    (1)(名)(东西)的头:两~。

    (2)(名)项目、点:举其一~。

    (3)姓。

    (4)(动)平举着拿:~茶。

    (5)(形)端正、正派:~坐。

    • 拼音miǎn
    • 注音ㄇㄧㄢ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JQKQ
    • 五行

    (名)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后专指帝王的礼帽:加~|日~|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