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阳
拼音:shùn yáng
注音:ㄕㄨㄣˋ 一ㄤˊ

顺阳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顺从阳气,顺应天道。

引证解释:

⒈ 谓顺从阳气,顺应天道。

《后汉书·章帝纪》:“《月令》冬至之后,有顺阳助生之文,而无鞠狱断刑之政。”
王先谦集解引惠栋曰:“《祭祀志》注:‘《皇览》曰:“迎礼春、夏、秋、冬之乐,又顺天道,是故距冬至日四十六日,天子迎春於东堂,号曰助天生。”
’上云‘顺天道’。天,阳也。是‘顺阳助生’,乃《明堂月令》之明文也。”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杂说》:“二月顺阳习射,以备不虞。”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杂说》:“三月三日及上除……乃顺阳布德。”

网络解释:

顺阳

  • 顺阳,古县名,县治是今河南省淅川县李官桥镇南五公里的顺阳村。因为县在顺水之阳,因处顺水(即均水)之阳而得名。历史上曾有顺阳侯,顺阳王之类的称呼。
  • 字义分解

    • 拼音shùn
    • 注音ㄕㄨㄣ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KDMY
    • 五行

    (1)(动)顺着。

    (2)(动)向着同一个方向:~风。

    (3)(动)依着自然情势(移动);沿(着):~大道走。

    (4)(动)使方向一致;使有条理次序:这篇文章还得~一~。

    (5)(动)趁便;顺便:~手关门。

    (6)(动)适合;如意:~心|~眼。

    (7)(动)依次:~延。

    (8)(动)顺从:归~。

    (9)(动)姓。

    • 拼音yáng
    • 注音ㄧㄤ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BJG
    • 五行

    (1)(名)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中的两大对立面之一(跟‘阴’相对):阴~二气。

    (2)(名)太阳;日光:~光|~历|~坡|朝~。

    (3)(名)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衡~(在衡山之南)。

    (4)(形)凸出的:~文。

    (5)(形)外露的;表面的:~沟|~奉阴违。

    (6)(形)指属于活人和人世的(迷信):~宅|~间|~寿。

    (7)(形)带正电的:~电|~极。

    (8)(名)指男性生殖器。

    (9)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