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里松
拼音: | jiǔ lǐ sōng |
注音: | ㄐ一ㄡˇ ㄌ一ˇ ㄙㄨㄥ |
九里松的意思
词语解释:
地名。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北。
引证解释:
⒈ 地名。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北。 唐刺史袁仁敬守杭时,于行春桥至灵隐、三天竺间植松,左右各三行,凡九里,苍翠夹道,人称九里松。后即以九里松名其地。 宋吴说有“九里松”题匾。见宋周密《武林旧事·湖山胜概》、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北山胜迹》。
网络解释:
九里松
字义分解
- 拼音jiǔ
- 注音ㄐㄧㄡˇ
- 笔划2
- 繁体九
- 五笔VTN
[ jiǔ ]
1.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九归。
2.泛指多次或多数:九死一生。九霄云外。
- 拼音lǐ
- 注音ㄌㄧˇ
- 笔划7
- 繁体裏
- 五笔JFD
- 五行火
1.(~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儿。衣服~儿。这面是~儿,那面是面儿。
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屋。~圈。往~走。
3.街坊:邻~。~弄。
4.家乡:故~。乡~。
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6.姓。
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
与九里松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