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丝
拼音: | sù sī |
注音: | ㄙㄨˋ ㄙ |
素丝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本色的丝;白丝。 2."素丝羔羊"之省。用作对清廉者的誉辞。 3.比喻白发。
引证解释:
⒈ 本色的丝;白丝。
引《吕氏春秋·情欲》:“墨子见染素丝者而叹曰:‘染於苍则苍,染於黄则黄。’”
北周庾信《拟连珠》之三四:“白羽素丝,随其所染。”
唐骆宾王《帝京篇》:“黄金销鑠素丝变,一贵一贱交情见。”
⒉ “素丝羔羊”之省。用作对清廉者的誉辞。参见“素丝羔羊”。
引宋曾巩《策问二》:“然朝廷之臣未能有素丝之节,正直之行。”
明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内阁·桂文襄受赂》:“旧传桂见山有素丝之节,谬矣。”
清昭槤《啸亭杂录·李昭信相公》:“其处大事,明决若此,亦未可徒责以素丝之节也。”
⒊ 比喻白发。
引唐李贺《咏怀》之二:“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
网络解释:
素丝
- 1、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 2、生刍一捆,生刍即青草;素丝一卷;扑满一,扑满为古代用来存放钱币的陶器。
- 3、她最近将抗生素丝裂霉素粉末放到了镜头下,结果就如她赢得微观世界摄影的照片所示。
- 4、在花丝艺中的“丝”,分“素丝”和“花丝”两种。
- 5、恻恻泣路歧。哀哀悲素丝。
- 6、她怔了一会,才开始唱:“轻丝……轻丝。象床玉手出新奇。千花万草光凝碧。裁缝衣著,春天歌舞,飞蝶语黄鹂。春衣。素丝染就已堪悲。尘世昏污无颜色。应同秋扇,从兹永弃,无复奉君时。”。
字义分解
- 拼音sù
- 注音ㄙㄨˋ
- 笔划10
- 繁体素
- 五笔GXIU
- 五行金
(1)细柔的白色绢。
(2)(名)本色;白色:~服|~菜。
(3)(形)颜色单纯;不艳丽:~淡|~雅。
(4)(名)蔬菜、瓜果等食物。
(5)(形)本来的;原有的:~油|~材。
(6)(名)带有根本性质的物质:核黄~|麻黄~。
(7)(名)向来:~不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