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shùn tiān yìng rén |
注音: | ㄕㄨㄣˋ ㄊ一ㄢ 一ㄥˋ ㄖㄣˊ |
词性: | 成语 |
顺天应人的意思
词语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顺天从人”。
引《易·革》:“天地革而四时成, 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事大矣哉。”
孔颖达疏:“殷汤周武,聪明睿智,上顺天命,下应人心。”
三国魏阮籍《通易论》:“入而説之,説而教之,顺天应人。”
《新五代史·唐臣传·苏循》:“独循与张禕、薛貽矩盛称梁王功德,所以顺天应人者。”
《大马扁》第七回:“不过孔子力做不到,又见周德未衰,故不能干这顺天应人之事。”
孙中山《军人精神教育》:“再造一庄严华丽之新民国。为民所有,为民所治,为民所享者也。此为今日顺天应人之事,志士仁人不可不勉。”
唐韩愈《进<顺宗皇帝实录>表状》:“及嗣守大位,行其所闻,顺天从人,传授圣嗣。”
国语词典:
顺应天理和民心。唐.陈子昂〈谏政理书〉:「逮周文武创业,顺天应人,诚信忠厚,加于百姓,德泽休泰,兴乎颂声。」也作「顺人应天」、「应天顺民」、「应天顺人」。
网络解释:
顺天应人
- 1、季节交替凉意急,顺天应人养精气。衣食住行有规律,食补药养来调剂。羊肉鱼汤热量高,川芎白芷疗风邪。菌菇冬笋增免疫,萝卜鸭汤强身体。祝君顺意!
- 2、后凤鸣岐山明君乃出,周武王秉承父命,顺天应人,讨伐暴君。
- 3、吾观大魏气数已尽,陛下应顺天应人也。
- 4、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是追求“顺天应人”,其哲学形态是生命哲学。
- 5、人民缺衣少粮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人民对统治者失去信任,因为按照先秦儒家的观念,“民无信不立”即意味着可以发生顺天应人的汤武革命。
- 6、也算是顺天应人,接引道行勇猛精进。
字义分解
- 拼音shùn
- 注音ㄕㄨㄣˋ
- 笔划9
- 繁体順
- 五笔KDMY
- 五行金
(1)(动)顺着。
(2)(动)向着同一个方向:~风。
(3)(动)依着自然情势(移动);沿(着):~大道走。
(4)(动)使方向一致;使有条理次序:这篇文章还得~一~。
(5)(动)趁便;顺便:~手关门。
(6)(动)适合;如意:~心|~眼。
(7)(动)依次:~延。
(8)(动)顺从:归~。
(9)(动)姓。
- 拼音tiān
- 注音ㄊㄧㄢ
- 笔划4
- 繁体天
- 五笔GDI
- 五行火
(1)(名)头顶。
(2)(名)天空:~边。
(3)(名)顶部的;凌空架设的:~窗。
(4)(名)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
(5)(名)一天的某一段时间:天不早啦。
(6)(名)季节:春~|三伏~。
(7)(名)天气:阴~。
(8)(名)天然的;天生的:~资|~才。
(9)(名)自然界:~灾。迷信的人指自然界的主宰者;造物者:~意。迷信的人指神佛仙人所住的地方:~堂|归~。
- 拼音yīng,yìng
- 注音ㄧㄥ,ㄧㄥˋ
- 笔划7
- 繁体應
- 五笔YID
- 五行土
yīng
1. 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应当。应该。应分(fèn )。应有尽有。
2. 回答:答应。喊他不应。应承。
3. 随,即:“桓督诸将周旋赴讨,应皆平定”。
4. 姓。
yìng1. 回答或随声相和:应答。呼应。应对(答对)。应和(hè)。反应(a.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b.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c.回响,反响)。
2. 接受,允许,答应要求:应邀。应聘。应考。
3. 顺合,适合:顺应。适应。应机。应景。应时。应用文。
4. 对待:应付。应变。应酬。
与顺天应人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