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粕
拼音:zāo pò
注音:ㄗㄠ ㄆㄛˋ
词性: 名词

糟粕的意思

词语解释:

糟粕zāopò

(1) 造酒剩下的渣滓。比喻废弃无用的事物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dross

引证解释:

⒈ 酒滓。喻指粗恶食物或事物的粗劣无用者。

汉刘向《新序·杂事二》:“凶年飢岁,士糟粕不厌,而君之犬马有餘穀粟。”
《韩诗外传》卷五:“此真先圣王之糟粕耳,非美者也。”
清戴名世《<己卯墨卷>序》:“得其精华而去其糟粕,举笔为文,洒洒自远。”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十五:“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的精华。”

国语词典:

酒糟、米糟或豆糟等渣滓。

词语翻译

英语
dross, dregs, rubbish, fig. useless residue
德语
Abfall, wertloser Rest (S)​
法语
rebut, déchet

网络解释:

糟粕

  • 糟粕,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zāo pò,是指造酒剩下的渣滓。也指废弃无用的事物;食物经消化吸收后所余的废物。常用以比喻粗恶食物或事物的粗劣无用者。
  • 糟粕的近反义词

    反义词

    • 1、在继承文化遗产时,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2、对于西方文化,我们要剔除糟粕,吸收精华,决不能毫无批判地兼收并蓄。
    • 3、我们今天研究古代的东西,应当吸取精华,去其糟粕,以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 4、例如我本人不喜欢太斤斤计较的人,因为我自身便不是一个斤斤计较的人。这类人就属于尺度过小。凡这类人,没有价值得基本都是被我直接封杀,没有一丝交往兴趣。而有价值的,我便能适当忍耐,以自身能给予对方得价值作为社交核心。即使我不欣赏他,这也不妨碍我观察对方身上的优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5、我们应批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 6、儒家学说虽然糟粕不少,但整个内容不失博大精深,千百年来积厚流广,其影响是深远的。

    字义分解

    • 拼音zāo
    • 注音ㄗㄠ
    • 笔划17
    • 繁体
    • 五笔OGMJ
    • 五行

    (1)(名)酒渣。

    (2)(动)用酒或糟腌制食品。

    (3)(形)腐烂;不结实:木头~了|他的身体很~;爱生病。

    (4)(形)比喻把事情办坏:事情弄得很~。

    • 拼音
    • 注音ㄆㄛ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ORG
    • 五行

    (名)〈书〉米渣滓。引申为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