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刀
拼音: | zòu dāo |
注音: | ㄗㄡˋ ㄉㄠ |
奏刀的意思
词语解释:
运刀,进刀。语本《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奏刀騞然。”
喻下笔作文。
引证解释:
⒈ 运刀,进刀。
引语本《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奏刀騞然。”
宋苏轼《十二琴铭·天球》:“有蔚者桐,僵于下阳之庭;奏刀而玉质,成器而金声。”
清阮元《小沧浪笔谈》卷二:“﹝小松﹞又谓小心落墨,大胆奏刀,二语可为刻印二昧。”
⒉ 喻下笔作文。
引清钱谦益《<玉剑尊闻>序》:“世之君子,有志国史者,师慎可之意而善用之,无惮筑舍,无轻奏刀。”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春秋笔》:“比将军至,而文成矣。见将军来,大呼曰:‘奏刀騞然,幸不辱命。’”
网络解释:
奏刀
- 1、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 2、文章贵信手,朽于雕琢磨,治国如制印,贵在细心落墨,大胆奏刀,大王比谁都做得,世子可不要拜错师。
- 3、上古之时有个厨子也是这般练刀,他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 4、落石奏刀似多师白石老人与当代来楚生,乱头粗服,而风采自见。
- 5、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倚,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 6、其篆刻以丁敬为宗而能自出新意、别情趣,因性情耿介,不轻易为人奏刀,流传作品不多。
字义分解
- 拼音zòu
- 注音ㄗㄡˋ
- 笔划9
- 繁体奏
- 五笔DWGD
- 五行火
(1)(名)演奏:合~|~鸣曲|~国歌。
(2)(名)发生;取得:~效|大~奇功。
(3)(名)臣子对帝王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本|~功|~疏|~闻|~议|~折。
与奏刀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