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檄而定
拼音: | chuán xí ér dìng |
注音: | ㄔㄨㄢˊ ㄒ一ˊ ㄦˊ ㄉ一ㄥˋ |
词性: | 成语 |
传檄而定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发一道檄文便可平定。形容兵势强大。
国语词典:
发布晓喻的文书即可平定其地。形容威势强大,不需交战就能使对方屈服。
网络解释:
传檄而定
- 1、为今日计,当严申纪律,秋毫勿犯,任贤抚众,使近悦远来,官仍其职,民仍其业,录其贤能,恤其无辜,而大河以北可传檄而定也。
- 2、而现在,因为牛青篡权自立,鱼龙湾已经只有北面一带完全掌握在他手中,而靠近苍穹镇的十几个村落,完全可以传檄而定。
- 3、今举汉中,蜀人望风,破胆失守,推此而前,蜀可传檄而定。
- 4、而前几天遇到的那些太平天国,就是正在北伐的太平天国士兵,按照历史他们的目标是要北伐,然后打入北京城,这样太平天国就可以传檄而定江山了。
- 5、吧,虽说根据黄巢入关之中,这些关中兵将们,连望风而降都谈不上,可谓传檄而定,但总的来说,这些濒临忠诚警戒值得藩镇,比上不足,比下还是有余的。
- 6、豫州其余诸郡大多是黄巾占据,有管亥前番书信,想必皆可传檄而定。
字义分解
- 拼音chuán,zhuàn
- 注音ㄔㄨㄢˊ,ㄓㄨㄢˋ
- 笔划6
- 繁体傳
- 五笔WFNY
- 五行火
chuán
1. 转(zhuǎn )授,递:传递。传输。传戒。传统。言传身教。
2. 推广,散布:宣传。流传。传名。传奇(a.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b.中国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c.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
zhuàn1. 解说经义的文字:经传。《左传》。
2. 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小传。自传。纪传。传记。传略。树碑立传。
3. 以演述历史和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水浒传》。
4. 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传舍(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
- 拼音ér
- 注音ㄦˊ
- 笔划6
- 繁体而
- 五笔DMJJ
- 五行金
1.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而下。
与传檄而定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