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行
拼音: | gǔ xíng |
注音: | ㄍㄨˇ ㄒ一ㄥˊ |
鼓行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击鼓行军。 2.引申为大张声势地前去。 3.盛行;风行。
引证解释:
⒈ 击鼓行军。
引《周礼·夏官·大司马》:“鼓行,鸣鐲,车徒皆行。”
《史记·淮阴侯列传》:“平旦, 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陘口。”
唐高适《李云南征蛮诗》:“鼓行天海外,转战蛮夷中。”
邓慕韩《史坚如事略》:“吾欲收广东为根据地,鼓行湘鄂,直讨幽燕。”
⒉ 引申为大张声势地前去。
引清唐甄《潜书·去名》:“天下之士闻之,益高其义,莫不鼓行而往,愿为之继也。”
⒊ 盛行;风行。
引唐刘禹锡《唐故尚书主客员外郎卢公集纪》:“始以章句振起於开元中,与王维、崔顥比肩驤首,鼓行於时。”
宋洪适《<元氏长庆集>原跋》:“微之以文章鼓行当时,谓之‘元和体’。”
网络解释:
鼓行
字义分解
- 拼音gǔ
- 注音ㄍㄨˇ
- 笔划13
- 繁体鼓
- 五笔FKUC
- 五行木
(1)(名)(~儿)打击乐器;多为圆桶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铜~|手~|大~|花~。
(2)(名)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石~|蛙~|耳~。
(3)(动)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敲:~琴|~掌。
(4)(动)用风箱等扇(风):~风。
(5)(动)发动;振奋:~动|~励|~舞|~起勇气|~足干劲。
(6)(动)凸起;涨大:他~着嘴半天没出声|口袋装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