湫底
拼音: | qiū dǐ |
注音: | ㄑ一ㄡ ㄉ一ˇ |
湫底的意思
词语解释:
积滞不畅。
引证解释:
⒈ 积滞不畅。
引《左传·昭公元年》:“勿使有所壅闭湫底,以露其体。”
杜预注:“湫,集也;底,滞也;露,羸也。壹之则血气集滞而体羸露。”
唐李商隐《为贺拔员外上李相公启》:“某素无灵气,夙昧摄生,乏单豹养内之功,闕王吉实下之效,湫底莫适,节宣失中。”
网络解释:
湫底
字义分解
- 拼音qiū,jiǎo
- 注音ㄑㄧㄡ,ㄐㄧㄠˇ
- 笔划12
- 繁体湫
- 五笔ITOY
- 五行水
qiū
1. 水潭:“南有龙兮在山湫”。大龙湫(瀑布,在中国浙江省雁荡山)。
2. 凉:“湫兮如风”。
jiǎo1. 低洼:湫隘(低湿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