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毁骨立
拼音:āi huǐ gǔ lì
注音:ㄞ ㄏㄨㄟˇ ㄍㄨˇ ㄌ一ˋ
词性: 成语

哀毁骨立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哀毁瘠立”。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哀毁瘠立”。形容因居亲丧悲损其身,瘦瘠如骨骸支立。

语本《后汉书·韦彪传》:“父母卒,哀毁三年……服竟,羸瘠骨立异形。”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戎和嶠同时遭大丧…… 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
唐张鷟《朝野佥载·补辑》:“﹝崔浑﹞丁母艰,勺饮不入口,哀毁瘠立。”
《儒林外史》第十二回:“遽公孙哀毁骨立,极尽半子之谊。”

国语词典:

形容因居亲丧过于悲伤哀痛,以致身形瘦损。

词语翻译

英语
Be emaciated with grief
法语
Il est triste
德语
Nein. Der schwarz gekrümmt

网络解释:

哀毁骨立

  • 哀毁骨立,读音āi huǐ gǔ lì,成语,指因为过分悲伤而异常消瘦,身体好像只剩下一副骨架子支撑着。形容孝子在守孝期间由于过分悲哀而损伤了身体。
    • 1、父母去世,他整日悲悲戚戚,哀毁骨立
    • 2、祖母去世了,本就多病的父亲早已哀毁骨立
    • 3、年十八,觊从军没,于氏哀毁骨立,恸感行路。
    • 4、太清末,丁母忧,在兵乱中,居丧尽礼,哀毁骨立,士友以此称之。
    • 5、一边哀毁骨立的谷古默不言语,垂头铩羽的他抱起父亲的遗体准备离开,然而就在谷古快走出大殿时,威济洛波特力负气斗狠的腾空而起一脚踹在了谷古背部。
    • 6、事实上哀毁骨立,人们知道有些蛇可以不用进食长达两年。 

    字义分解

    • 拼音āi
    • 注音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YEU
    • 五行

    (1)(形)悲伤;悲痛

    (2)(动)悼念:~悼|默~。

    (3)(动)怜悯:~怜。

    • 拼音huǐ
    • 注音ㄏㄨㄟˇ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VAMC
    • 五行

    (1)(动)破坏;糟蹋:~损|~坏|~弃|拆~。

    (2)(动)烧掉:烧~|焚~|销~。

    (3)(动)毁谤:诋~|~谤|~誉。

    (4)(动)〈方〉把成件的旧东西改成别的东西(多指衣服):~裤子|~衣服。

    • 拼音gǔ,gū
    • 注音ㄍㄨˇ,ㄍㄨ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MEF
    • 五行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

    1. 〔骨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2. 〔骨碌〕滚动(“碌”读轻声)。

    • 拼音
    • 注音ㄌㄧ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UUUU

    (1)(动)使竖立;使物体的上端向上。

    (2)(形)直立的。

    (3)(动)建立;制定。

    (4)(动)指君主即位。

    (5)(动)存在;生存。

    (6)(副)立刻。

    (7)(Lì)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