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diǎn tóu |
注音: | ㄉ一ㄢˇ ㄊㄡˊ |
词性: | 动词 |
点头的意思
词语解释:
点头
(1) 快速地向前低头;作为同意、致意或命令等的表示而向前低头
引证解释:
⒈ 头微微向下一动。表示允许、赞成或领会等。
引五代齐己《寄松江陆龟蒙处士》诗:“道在谁开口,诗成自点头。”
《红楼梦》第三五回:“黛玉看了,不觉点头。”
老舍《四世同堂》五七:“四大爷!四大爷!没有你,简直什么也办不通!你说一句,大家必点头,别人说破了嘴也没有用!”
⒉ 表示招呼。
引宋刘过《送刘从周教授》诗:“还乡若有过从便,会尽人间只点头。”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二折:“从今后,不干己事休开口;我则索会尽人间只点头,倒大来优游。”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崔秀才》:“会尽人情,点头亦属多事耳。”
⒊ 唐时科举中选者,主考于其姓名上用红笔点一下,谓之“点头”。 《新唐书·苏晋传》:“及裴光庭知尚书,有过官被却者,就籍以朱点头而已。
引晋因榜选院曰:‘门下点头者更拟。’”
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上:“雍与兄朗、序、福昆仲八人,皆昇籍进士,列甲乙科,尝号为‘点头崔家’。”
国语词典:
头上下微动,以表示允诺、赞许、领会等意。
如:「点头之交」。
网络解释:
点头 (词语)
- 1、他一句话也没说,点头默许了这件事。
- 2、人们拍拍他的背脊,一本正经的点点头,表示赞许。
- 3、他的琴声能使猛兽俯首,顽石点头。
- 4、一看到台下的老师点头表讚许,台上的他讲得更兴高采烈了。
- 5、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 6、要让顽石点头,靠的是开导说理,不是训斥说教。
字义分解
- 拼音diǎn
- 注音ㄉㄧㄢˇ
- 笔划9
- 繁体點
- 五笔HKOU
- 五行水
1. 细小的痕迹或物体:点滴。斑点。点子(a.液体的小滴,如“水点点”;b.小的痕迹,如“油点点”;c.打击乐器演奏时的节拍,如“鼓点点”;d.主意,办法,如“请大家出点点”;e.最能说明问题的关键地方,如“话没有说到点点上”)。
2. 几何学上指没有长、宽、厚而只有位置的几何图形;两条线相交处或线段的两端。
3. 数学上表示小数部分开始的符号(.),称“小数点”,如“231.4”。
4. 量词,用于小的或少的:两三点雨。几点泪水。
5. 一定的位置或限度:地点。起点。极点。居民点。
6. 项,部分,方面:优点。要点。特点。
7. 汉字笔形之一(丶):点画。三点水。
8. 加上点子,引申为修饰:标点。评点。点缀。画龙点睛。
9. 使一点一滴地落下或发出:点种。点射(自动武器有间歇的射击)。点眼药。
10. 一落一起或一触即离的动作:点头。点穴。
11. 引火:点火(亦喻挑起是非,制造事端)。
12. 查对:点数。点名。点卯(旧时称官衙、军伍卯时开始办公、操练,官员查点人数)。
13. 指定,选派:点菜。点将(
)。听众点播。14. 指示,启发:指点。点拨。
15. 计时的单位:更点(分为五更,一更又分五点)。三更三点。钟点。
16. 污:点污。点辱(使受污辱)。
17. 指正餐以外的暂时充饥,亦指糕饼一类的食物:点心(“心”读轻声)。点补(吃少量的食品解饿。“补”读轻声)。
18. 同“踮”。
- 拼音tóu,tou
- 注音ㄊㄡˊ,ㄊㄡ
- 笔划5
- 繁体頭
- 五笔UDI
- 五行火
tóu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6.头目:李~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儿。
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
8.第一:~等。~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
10.姓。
tou1.(~儿)名词后缀。 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石~。骨~。舌~。罐~。苗~。b)接于动词词根:念~。扣~。饶~。嚼~儿。看~儿。听~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甜~儿。
2.方位词后缀:上~。下~。前~。后~。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