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牧
拼音:shí èr mù
注音:ㄕˊ ㄦˋ ㄇㄨˋ

十二牧的意思

词语解释:

传说中时十二州的长官。

泛指古代地方长官。

引证解释:

⒈ 传说中舜时十二州的长官。

《书·舜典》:“咨十有二牧。曰:食哉惟时,柔远能邇,惇德允元,而难任人,蛮夷率服。”
蔡沉集传:“十二牧,十二州之牧也。”
明唐顺之《廷试策》:“虽哲如尧舜,而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内则九官、十六相以为岳牧之倡,外则四岳、十二牧以任总领之责。”
清侯方域《朋党论下》:“昔者圣明之世,元愷之贤,必与九官、十二牧相知者也。”

⒉ 泛指古代地方长官。

清魏源《<圣武记>叙》:“尝观周、汉、唐、宋、金、元、明之中叶矣……人见其材云布乎九列、十二牧,而不知其槁伏於灌莽也。”

网络解释:

十二牧

  • 1、传说中舜时十二州的长官。
  • 2、泛指古代地方长官。
  • 字义分解

    • 拼音shí
    • 注音ㄕˊ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FGH

    (1)(数)数目;九加一后所得。

    (2)(形)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 拼音èr
    • 注音ㄦˋ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FGG

    (1)(数)数目字:一~。

    (2)(数)序数;表顺序:第~。

    (3)(形)次等的:~把刀。

    (4)(形)两样:不~价。

    • 拼音
    • 注音ㄇㄨ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TRTY
    • 五行

    (动)放牧;畜牧:~草|~场|~奴|~人|~羊|~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