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树
拼音:shè shù
注音:ㄕㄜˋ ㄕㄨˋ

社树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封土为社,各随其地所宜种植树木,称社树。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封土为社,各随其地所宜种植树木,称社树。

《庄子·人间世》:“匠石之齐,至乎曲辕,见櫟社树,其大蔽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阮宣子伐社树,有人止之。”
唐苏鹗《苏氏演义》卷上:“《周礼》文:二十五家为社,各树其土所宜木。今村墅间,多以大树为社树,盖此始也。”

网络解释:

社树

  • 社树,读音shè shù,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古代封土为社,各随其地所宜种植树木。
  • 字义分解

    • 拼音shè
    • 注音ㄕㄜ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PYFG
    • 五行

    (1)(名)共同工作或生活的一种集体组织:报~|合作~。

    (2)(名)古代把土神和祭土神的地方、日子和祭礼都叫社:春~|~日|~稷。

    • 拼音shù
    • 注音ㄕㄨ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SCFY

    (1)(名)木本植物的通称。

    (2)(动)种植;栽培。

    (3)(动)树立;建立:建~。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