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义执言
拼音:zhàng yì zhí yán
注音:ㄓㄤˋ 一ˋ ㄓˊ 一ㄢˊ
词性: 成语

仗义执言的意思

词语解释:

仗义执言zhàngyì-zhíyán

(1) 凭据义理,敢于站出来说公道话

speak out from a sense of justice

引证解释:

⒈ 伸张正义,激昂陈词。

《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此人姓范名汝为,仗义执言,救民水火。”
鲁迅《南腔北调集·又论“第三种人”》:“法国的文艺家,这样的仗义执言的举动是常有的。”

国语词典:

主持正义,说话正直公道。

网络解释:

仗义执言 (汉语词汇)

  • 伸张正义,激昂陈词。仗义,主持正义。执言,说公道话。执,坚持。
  • 仗义执言的近反义词

    • 1、他性情耿直,总爱仗义执言
    • 2、张师傅为人公道,能仗义执言,敢打抱不平。
    • 3、储安平这种不顾私人恩怨的仗义执言的风格让人敬佩。
    • 4、你也是堂堂七尺之躯,为什么在关键时刻不敢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呢?
    • 5、他为人正直,乐于排难息事,敢于仗义执言
    • 6、他为人正直,敢仗义执言

    字义分解

    • 拼音zhàng
    • 注音ㄓㄤ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WDYY
    • 五行

    (1)(动)执;拿着(兵器)

    (2)(名)兵器的总称:仪~。

    (3)(动)凭借;倚仗:~势欺人。

    (4)(动)指战争或战斗:打好春耕生产这一~。

    • 拼音
    • 注音ㄧˋ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YQI
    • 五行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

    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

    3.  情谊:义气。恩义。义重如山。

    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

    5.  指认为亲属的:义父。

    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

    7.  姓。

    • 拼音zhí
    • 注音ㄓ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RVYY

    (1)(动)拿着:~笔|~鞭。

    (2)(动)执掌:~教|~事|~政。

    (3)(动)坚持:~意。

    (4)(动)执行:~法。

    (5)(动)〈书〉捉住:战败被~。

    (6)(名)凭单:回~。

    (7)(名)姓。

    • 拼音yán
    • 注音ㄧㄢ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YYY
    • 五行

    (1)(名)话:~语|语~|格~。

    (2)(动)说:~之有理|畅所欲~。

    (3)(量)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诗。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