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咎
拼音:huò jiù
注音:ㄏㄨㄛˋ ㄐ一ㄡˋ

获咎的意思

词语解释:

获罪。

引证解释:

⒈ 获罪。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查交代》:“当此重累,受之则赔补无从,委之则彼此获咎,是盖遭逢之不幸者矣。”
《清史稿·穆宗纪一》:“癸巳,諭耆英获咎,毋庸昭雪。”
清薛福成《庸盦笔记·史料一·肃顺推服楚贤》:“苏常既陷, 何桂清以弃城获咎。”

国语词典:

得罪。

如:「言多必失,难免获咎。」

网络解释:

获咎

  • huò jiù ㄏㄨㄛˋ ㄐㄧㄨˋ 获咎(获咎)
  • 获罪。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查交代》:“当此重累,受之则赔补无从,委之则彼此获咎,是盖遭逢之不幸者矣。”《清史稿·穆宗纪一》:“癸巳,谕 耆英 获咎,毋庸昭雪。”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一·肃顺推服楚贤》:“ 苏 常 既陷, 何桂清 以弃城获咎
  • 获咎的近反义词

    反义词

    • 1、因而嚣然责难于负责之人,负责者因获咎蒙谤。
    • 2、是供上帝宥恕我们的功,宛如我们宥恕获咎我们的人一样。
    • 3、在传统观念中,冬至也是一个神谴鬼扰、充满凶险的时段,因动辄获咎,所以禁忌特多,如忌打破碗盏,忌动粪土,忌拌嘴,忌说不吉利的话等。
    • 4、每个人的精神视野和想象空间都极其有限,而现实的严酷和动辄获咎的恐惧,就使人只有寄于遥远的一切了。
    • 5、镇、道天朝大臣,不能与洋人对质辱国,诸文武即不以为功,岂可更使获咎?失忠义之心,唯有镇、道引咎而已。
    • 6、清代的文字狱绝不开玩笑,动辄获咎便杀头灭族毫不苟且。 

    字义分解

    • 拼音huò
    • 注音ㄏㄨㄛˋ
    • 笔划10
    • 繁体獲、穫
    • 五笔AQTD
    • 五行

    (1)(动)捉住;擒住:捕~|俘~。

    (2)(动)得到;获得:~胜|~奖|~罪|~救。

    (3)(动)收割:收~。

    • 拼音jiù
    • 注音ㄐㄧㄡ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THKF
    • 五行

    (1)(名)过失;罪:~由自取。

    (2)(动)怪罪;处分:既往不~。

    (3)(形)凶:体~(吉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