曷若
拼音: | hé ruò |
注音: | ㄏㄜˊ ㄖㄨㄛˋ |
曷若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什么样;怎样。
引证解释:
⒈ 什么样;怎样。
引《晏子春秋·问上十六》:“君子常行曷若?”
《荀子·强国》:“如是则齐必断而为四,三国若假城然耳,必为天下大笑,曷若?”
杨倞注:“天下必笑其无谋灭亡,问以为何如也。”
⒉ 何如。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如。
引《后汉书·班固传下》:“太液昆明,鸟兽之囿,曷若辟雍海流,道德之富?”
唐柳宗元《刘叟传》:“是故事至而后求,曷若未至而先备。”
清顾炎武《钱粮论上》:“曷若度土地之宜,权岁入之数,酌转般之法,而通融乎其间。”
网络解释:
曷若
- 1、但乞灵于皮,曷若乞灵于学!学而可致,何必甘心认为流氓。
- 2、一或罪及,上孤国恩,中贻亲辱,下使乡邻朋友蒙诟包羞,虽任累千金,不足以偿一夕缧绁之苦,与其戚于己败,曷若严于未然。
- 3、今留学既众,曷若设革命本部于东京,而设分部于国内通商各口岸,他日在东留学,毕业而归,遍于二十二省,则其支部之设,可以不谋而成。
- 4、涸辙之鲋,相濡以沫,相煦以湿,曷若相忘于江湖。”。
- 5、曷若东园桃与李,果成无语自垂阴。
字义分解
- 拼音ruò,rě
- 注音ㄖㄨㄛˋ,ㄖㄜˇ
- 笔划8
- 繁体若
- 五笔ADKF
- 五行木
ruò
1. 如果,假如:若果。倘若。假若。天若有情天亦老。
2. 如,像:年相若。安之若素。旁若无人。置若罔闻。门庭若市。
3. 你,汝:若辈。“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4. 约计:若干(gān )。若许。
5. 此,如此:“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6. 顺从:“曾孙是若。”
7.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若而叹。”
8.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
9.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若芳”。若英(“杜若”的花)。
10.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若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
11.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rě1. 〔般若〕见“般3”。
与曷若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