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律不剌
拼音: | bì lǜ bù là |
注音: | ㄅ一ˋ ㄌㄩˋ ㄅㄨˋ ㄌㄚˋ |
词性: | 拟声词 |
必律不剌的意思
词语解释:
象声词。形容说话﹑撞击等声音。
引证解释:
⒈ 象声词。形容说话、撞击等声音。
引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二折:“他口里必律不剌説了半日,我不省的一句。”
网络解释:
必律不剌
字义分解
- 拼音bì
- 注音ㄅㄧˋ
- 笔划5
- 繁体必
- 五笔NTE
- 五行水
(1)(副)必定;必然:战~胜;攻~克|~经之路。
(2)(副)必须;一定要:事~躬亲。
- 拼音lǜ
- 注音ˋ
- 笔划9
- 繁体律
- 五笔tvfh
- 五行火
(1)(名)法律;规则:定~|规~|纪~。
(2)(名)我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乐音分为六律和六吕;合称十二律。
(3)(名)旧诗的一种体裁:五~|七~。
(4)(动)〈书〉约束:~己甚严。
(5)(Lǜ)姓。
- 拼音bù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不
- 五笔GII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与必律不剌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