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邑
拼音:zuò yì
注音:ㄗㄨㄛˋ 一ˋ

作邑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建筑都城。

做县令。

引证解释:

⒈ 谓建筑都城。

《诗·大雅·文王有声》:“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丰。”
郑玄笺:“作邑者,徙都于丰,以应天命。”
《诗·大雅·文王有声》“镐京辟廱” 毛传:“武王作邑於镐京。”

⒉ 做县令。

宋周密《齐东野语·熊子复》:“不相闻者几二十年,及改秩作邑满,造朝謁光范。”
《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二年》:“叶顒等荐俞翊为饶州守,言其作邑有声。”

网络解释:

作邑

  • 作邑是汉语词语,解释之一为建筑都城,出自《诗·大雅·文王有声》。
  • 字义分解

    • 拼音zuò,zuō
    • 注音ㄗㄨㄛ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WTHF
    • 五行

    zuò

    1.劳动;劳作:精耕细~。~息制度。

    2.起:振~。枪声大~。

    3.写作;作品:著~。佳~。

    4.假装:~态。装模~样。

    5.当作;作为:过期~废。

    6.进行某种活动:同不良倾向~斗争。自~自受。

    7.同“做”。

    zuō

    作坊:小器~。

    • 拼音
    • 注音ㄧ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KCB
    • 五行

    (1)(名)城市;城镇:城~|通都大~。

    (2)(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