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dǎ guǐ |
注音: | ㄉㄚˇ ㄍㄨㄟˇ |
打鬼的意思
词语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明时一种儿戏。
引明沉榜《宛署杂记·民风》:“正月十六日,小儿多羣集市中为戏,首以一人为鬼,繫绳其腰,羣儿共牵之,相去丈餘,轮次跃而前,急击一拳以去,名曰打鬼。期出不意,不得为繫者所执,一或执之,即谓为被鬼所执,鬨然共笑。捉代繫者,名曰替鬼……以此占儿轻佻,盖习武之意。”
⒉ 喇嘛教的一种仪式。僧人扮天神以驱逐邪魔。
引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喇嘛打鬼》:“初八日弘仁寺打鬼。其制:以长教喇嘛披黄锦衣乘车持鉢,诸侍从各执仪仗法器拥护;又以小番僧名班第者,衣彩胄,戴黑白头盔,手执綵棒,随意挥洒白沙,前以鼓吹导引,众番僧执曲锤柄鼓,鸣锣吹角,演念经文,遶寺周匝,迎祥驱祟。念五日, 德胜门外黄寺行亦如之。”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打鬼》:“打鬼本西域佛法,并非怪异,即古者九门观儺之遗风,亦所以禳除不祥也。每至打鬼,各喇嘛僧等扮演诸天神将以驱逐邪魔,都人观者甚众,有万家空巷之风。朝廷重佛法,特遣一散秩大臣以临之,亦圣人朝服阼阶之命意。打鬼日期, 黄寺在十五日, 黑寺在二十三日, 雍和宫在三十日。”
国语词典:
北平雍和宫及喇嘛教黄寺黑寺,每年在旧历正月间,喇嘛们化装成神佛五鬼等,持棒挥打舞蹈,绕寺而走,驱除邪魔,称为「打鬼」。此种仪式,本是西藏风俗。
网络解释:
打鬼 (民间儿童游戏)
- 1、黑风寨石磊在此打鬼子!闲杂人员闪开!鬼子一会就到,小心误伤!
- 2、驾枪排、顶荷叶、打鬼子、炸敌船,一部历久弥新的红色经典电影《小兵张嘎》使人们认识了抗日战场上让侵略者闻风丧胆的“淀上神兵”——雁翎队。
- 3、刘打鬼听了,不觉恼羞变怒,跳得八丈高,把雌鬼。
- 4、在耀眼的街灯下我看得出迪尔又在打鬼主意。
- 5、在司仲强印象中根本就没有他爷爷的模样,只是听说早年的时候说是跟着队伍出去打鬼子,从此一去不回,也不知道是生是死;就只留下他爹一人。
- 6、想其初招刘打鬼时,必以为从此可以朝欢暮乐,靠老终身矣;岂知狼子野心,不惟不奉男不对女敌之古训,反欲打杀老婆触死屄起来。
字义分解
- 拼音dǎ,dá
- 注音ㄉㄚˇ,ㄉㄚˊ
- 笔划5
- 繁体打
- 五笔RSH
- 五行火
dǎ
1. 击,敲,攻击:打击。殴打。打杀。
2. 放出,发出,注入,扎入:打炮。打雷。打信号。打电报。
3. 做,造:打首饰。打家具。
4. 拨动:打算盘。
5. 揭,破,凿开:打破。打井。
6. 举,提起:打灯笼。打起精神。
7. 涂抹,印,画:打蜡。打戳子。
8. 写出,开出:打证明。
9. 捆,扎:打包裹。
10. 合,结合:打伙。打成一片。
11. 获取,购取:打水。打鱼。
12. 除去:打消。打杈。
13. 定出,计算:打算。打腹稿。
14. 用,采用,使用:打比喻。
15. 玩,玩耍:打球。
16. 截,停,减,退:打住。打价儿。
17. 表示人体发出某种行为动作:打手势。
18. 进行某种活动,从事或担任某种工作:打交道。打短工。
19. 与某些动词结合,基本上保留原动词词义:打扫。打扰。
20. 自,从:打哪儿来?
dá1. 量词,指十二个:一打铅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