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望堂号
拼音:jùn wàng táng hào

郡望堂号的意思

词语解释:

清 代科举,童生经县、府、院三级考试合格成秀才,府考时取中前十名者被列为堂号。吴玉章《辛亥革命·浮槎东渡》:“过院考的时候……我是府考最后一场的第二名,被列为‘堂号’(前十名称‘堂号’,是学政必看的卷子)。”.旧时一户人家的称号。

字义分解

  • 拼音jùn
  • 注音ㄐㄩㄣ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VTKB
  • 五行

(名)古代的行政区划;比县小;秦汉以后;郡比县大:~县|会稽~|秦分天下为三十六~。

  • 拼音wàng
  • 注音ㄨㄤ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YNEG
  • 五行

(1)(动)探望:拜~|看~。

(2)(动)盼望、希望:期~|企~。

(3)(名)名望:声~|威~。

(4)(形)〈书〉怨恨。

(5)(名)(~子)店铺标明属于某种行业的标志:酒~。

(6)(介)对着;朝着:~我点点头|~他笑笑。注意“望前看”、“望东走”等处的“望”多写作“往”。

(7)姓。

(8)(名)农历每月十五日(有时是十六日或十七日);地球上看见圆形的月亮;这种月相叫望;这时的月亮叫望月。

  • 拼音táng
  • 注音ㄊㄤ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IPKF
  • 五行

(1)(名)正房:~房|~屋。

(2)(名)专为某种活动用的房屋:会~|饭~。

(3)(名)旧时官府中举行仪式、审讯案件的地方:大~|祠~。

(4)(名)堂房。

(5)(名)(量)ɑ)用于成套的家具:一~家具。b)用于分节的课程:一~家具。b)用于分节的课程

  • 拼音hào,háo
  • 注音ㄏㄠˋ,ㄏㄠ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KGNB
  • 五行

hào

1. 名称:国号。年号。字号。

2. 旧指名和字以外的别号:如“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3. 记号,标志:信号。暗号。

4. 排定的次序或等级:编号。号码。

5. 扬言,宣称:号称。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

6. 指某种人员:病号。伤号。

7. 标上记号:号房子。把这件东西号上。

8. 号令,命令:发号施号令。号召。

9. 军队或乐队里所用的西式喇叭:吹号。号兵。

10. 量词,用于人数:昨天去了几十号人。

háo

1. 拖长声音大声呼叫:呼号。号叫。

2. 大声哭:哀号。号丧。号啕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