馂余
拼音:jùn yú
注音:ㄐㄨㄣˋ ㄩˊ

馂余的意思

词语解释:

吃剩馀的食物。
馀剩的食物。
比喻残剩的东西。

引证解释:

⒈ 吃剩馀的食物。

《礼记·郊特牲》:“厥明,妇盥馈,舅姑卒食,妇餕餘,私之也。”
孔颖达疏:“食餘曰餕。妇餕餘,谓舅姑食竟,以餘食与之也。”
《魏书·穆寿传》:“遇诸父兄弟有如僕隶,夫妻并坐共食,而令诸父餕餘。”

⒉ 馀剩的食物。

《礼记·曲礼上》:“餕餘不祭。”
孙希旦集解:“朱子曰:‘餕餘之物,不可以祭先祖。’”
《元史·尉迟德诚传》:“入见,帝方食,赐以餕餘。”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鬼哭》:“亲戚邻里来候问者,皆设酒殽於厅上款之,二更始散去。餕餘尚多,有子侄四五人,復聚饮於斋中。”

⒊ 比喻残剩的东西。

孙中山《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国内之军阀既与帝国主义相勾结,而资产阶级亦眈眈然欲起而分其餕餘,故中国民族政治上、经济上皆日即于憔悴。”

国语词典:

吃剩或祭拜过的食物。

馂余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字义分解

  • 拼音jùn
  • 注音ㄐㄩㄣ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QNCT

吃剩下的食物: ~余。

    • 拼音
    • 注音ㄩ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WTU
    • 五行

    (1)(代)我。

    (2)(Yú)姓。

    (3)(名)剩下:~存|~党|~毒|~额|~款|~力|~粮|~剩|~缺|~外|~威|~蓄|~残|~多|~富|节~|盈~|心~力拙|不遗~力|残渣~孽|虎口~生|死有~辜|心有~悸|绰绰有~|游刃有~。

    (4)(名)大数或度量单位等后面的零头:~数|五百~斤|一丈~。

    (5)(名)指某种事情、情况以外或以后的时间:~闲|业~|茶~饭后|兴奋之~|高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