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梅
拼音:chū méi
注音:ㄔㄨ ㄇㄟˊ

出梅的意思

词语解释:

梅雨季节结束。

引证解释:

⒈ 梅雨季节结束。

鲁迅《书信集·致母亲》:“上海刚刚出梅,即连日大热,今日正午,室中竟至九十五度。”

国语词典:

梅雨期终了,约在阳历七月十五日前后。

网络解释:

出梅

  • 出梅又称为“断梅”,初夏长江中下游梅雨天气的终止日期。凡梅雨期间梅雨锋系及主要雨带明显移出长江中下游地区,该区域5天内的雨日在2天以下,区内各站最高气温明显升高到30℃以上,而地面南风风速也显著加大,则定为出梅。中国现行历书采用《神枢经》的说法,小暑后逢第一个末日 ,即在7月8日至19日之间出梅。有些年份出梅期会延迟,如1954年到8月2日才出梅,梅雨期持续达63天。
  • 梅雨结束后,绝大部分地区进入了盛夏高温季节。
    • 1、“老叶”说,这是文人惯用的小伎俩,为了突出梅雨潭的美,所以才需要贬低一下什刹海。
    • 2、在这个严寒的冬季,百花脱下了美丽的外衣,而只有那面对寒风萧瑟的还依然坚韧挺立在那里。梅,给人一种积极奋取的精神寄托。古诗有云“墙角数枝梅,凌寒独立开”一句中,正写出梅花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
    • 3、“鸟鸣山更幽”,周围的死寂更能够显出梅花的活泼与宜人。梅花的温暖不得不使我改变对冬日的看法,知道这万物只是睡着而已,并非是死掉了。但死了又如何呢?不需要再奢求别的什么,只要有这梅就足够了。
    • 4、中国天气网讯出梅入伏后的上海,迟迟未遭遇盛夏本有的暑气逼人,气温较常年同期明显偏低,加之水汽较充足,桂花出现了小面积“早发”的情况。
    • 5、梅雨的胭脂染红了前世的绚烂,梅雨的指尖指点了今生的梦牵,尘缘的结局写不尽梅雨时节你的笑脸,香魂墨端染不出梅雨节对你的眷恋,亲爱的,梅雨快乐。
    • 6、终于等到出梅之日,霉气相继飘然流逝,头顶蓝天白云飘至,晴空万里大时日。运纷纷接踵而至,领导器重加薪升职,爱情甜蜜时时,开心如意万事。

    字义分解

    • 拼音chū
    • 注音ㄔㄨ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BMK
    • 五行

    (1)(动)从里面走向外面:~来|~席。

    (2)(动)超出。

    (3)(动)往外拿:~主意。

    (4)(动)出产、产生、发生:~问题。

    (5)(动)发出:~汗。

    (6)(动)显露:~名。

    (7)(动)显得量多:不~数。

    (8)(动)支出:~纳。

    (9)(名)〈方〉跟“往”连用;表示向外: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一~戏。(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从里往外:跑~大门。(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含有从隐蔽到显露或从无到有的意思:做~成绩。(助)用在形容词后;表示超出: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

    • 拼音méi
    • 注音ㄇㄟ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STXU

    (1)(名)乔木;性耐寒;早春开花;有粉红、白、红等颜色。果实球形;味酸。

    (2)(名)这种植物的花。

    (3)(名)这种植物的果实:~子

    (4)(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