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头
拼音:xià tou
注音:ㄒ一ㄚˋ ˙ㄊㄡ

下头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下头xiàtou

(1)下边;下面

below;under;underneath

引证解释:

⒈ 下面;下边。

唐白居易《奉和裴令公<三月上巳日游太原龙泉忆去岁禊洛>见示之作》:“今岁暮春上巳,独立香山下头。”
唐齐己《观李琼处士画海涛》诗:“叶扑仙槎摆欲沉,下头应是驪龙窟。”

⒉ 指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

《朱子全书》卷一:“而今虽道是要学圣人,亦且从下头做将去。”

⒊ 低头。

宋朱熹《朱子全书》卷十一:“只恁下头做,不思这事道理,则昧而无得。”
宋刘克庄《白社迓客》诗:“送迎不是祠官事,偶见青山急下头。”

国语词典:

低头。

如:「您老请进,下头怠慢了,请原谅。」

网络解释:

下头

  • 1. 下面;下边。
  • 2. 指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
  • 3. 低头。
    • 1、面对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诲,他低下头来诺诺连声。
    • 2、寂寞就是天空中那种淡淡的蓝色泛着旧旧的光芒不经意的抬下头就再也无法回避。
    • 3、每当寂寞的时候,我就埋下头来写字,静静地听我们成长的声音。那声音,像风吹动高大的落叶松,哗啦啦,哗啦啦。
    • 4、当公安干警把人证、物证都摆到他面前时,他方寸已乱,低下头来。
    • 5、小林子静悄悄的,一点风也没有,连白扬的叶子也无精打采地垂下头来。
    • 6、小林子静悄悄的,一点风也没有,连白杨的叶子也无精打采地垂下头来。

    字义分解

    • 拼音xià
    • 注音ㄒㄧㄚˋ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GHI

    (1)(副)下面;位置在下的;低处:~面|~部。

    (2)(副)等级或品级低的:~等|~级|~策|~人。

    (3)(副)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午|~集|~家|~旬。

    (4)(副)向下面:~行车。

    (5)(副)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列|部~|在同志们的帮助~。

    (6)(副)表示正当某个时间或时节:节~|目~|时~。

    (7)(副)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里都同意。

    (8)(动)由高处到低处:~船|~降|~山。

    (9)(动)(雨、雪等)降落:~雨|~雾。

    (10)(动)颁发;投递:~令|~文|~通知|~帖。

    (11)(动)去;到(处所):~乡|~地|~基层。

    (12)(动)退场:该队三号上;五号~。

    (13)(动)放入:~网捕鱼|~箸|~钻|~手。

    (14)(动)卸除;取下:~装|把敌人的枪~了!

    (15)(动)做出(言论、判断等):~结论|~定义。

    (16)(动)开始使用;使用:~药|~刀。(动物)生产:~蛋|~崽。攻陷;攻克:连~数城。到规定的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等:~班|~工|~课。退让:相持不~。低于;少于(多用于否定):~药|~刀。(动物)生产

    (17)(量)(一~儿)。ɑ表示动作的次数: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

    (18)(名)(~儿)用在“几、两”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儿)。有时也作下子。

    (19)(副)用在动词后。表示由高处到低处

    (20)(副)用在动词后。表示有空间;能容纳:这个剧场能坐~几万人。

    (21)(副)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写~八千字的论文。

    • 拼音tóu,tou
    • 注音ㄊㄡˊ,ㄊㄡ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UDI
    • 五行

    tóu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6.头目:李~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儿。

    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

    8.第一:~等。~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

    10.姓。

    tou

    1.(~儿)名词后缀。 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石~。骨~。舌~。罐~。苗~。b)接于动词词根:念~。扣~。饶~。嚼~儿。看~儿。听~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甜~儿。

    2.方位词后缀:上~。下~。前~。后~。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