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毡
拼音: | hán zhān |
注音: | ㄏㄢˊ ㄓㄢ |
寒毡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寒氊”。 《新唐书·文艺传中·郑虔》:“﹝郑虔﹞在官贫约甚,澹如也。 指清苦的读书人。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寒氊”。 《新唐书·文艺传中·郑虔》:“﹝郑虔﹞在官贫约甚,澹如也。
引杜甫尝赠以诗曰:‘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云。”
后以“寒毡”形容寒士清苦的生活。 明王世贞《鸣凤记·拜谒忠灵》:“数载困寒毡,遭遇明扬简微贱。”
⒉ 指清苦的读书人。
引清钱谦益《蒋允仪父弘宪原任户部贵州清吏司署员外郎事主事加赠奉直大夫制》:“澹泊自将,不改寒毡之雅志。”
清陆以湉《冷庐杂识·两浙校官集》:“其诗集於咸丰告成,虽采辑未徧,而发潜阐幽,琳瑯满目,亦足为寒氊生色。”
网络解释:
寒毡
字义分解
- 拼音hán
- 注音ㄏㄢˊ
- 笔划12
- 繁体寒
- 五笔PFJU
- 五行水
(1)(形)冷(跟‘暑’相对):~冬|~风|天~地冻|受了一点~。
(2)(形)害怕;畏惧:心~|胆~。
(3)(形)穷困:贫~|~素(旧时形容穷苦的读书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