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夷
拼音:xiǎn yí
注音:ㄒ一ㄢˇ 一ˊ

险夷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崎岖与平坦。 2.艰难与顺利。

引证解释:

⒈ 崎岖与平坦。

元刘祁《归潜志》卷十三:“晡至林虑山,横峙天西,如城壁相衔,争雄角鋭,泼黛凝青,而高下险夷不一。”
明蒋一葵《长安客话·马鞍山》:“洞仅一斗室, 庞洞颇深邃,悬崖陡絶,岂以两地险夷略肖二子心术?”

⒉ 艰难与顺利。

唐司空图《太尉琅琊王公河中生祠碑》:“何以祝之,祝公之福,险夷不渝,保是宠禄。”
宋苏轼《父池赠太师追封温国公》:“躬蹈险夷之节,庶几颜閔之行。”
周恩来《送蓬仙兄返里有感》诗之一:“险夷不变应嚐胆,道义争担敢息肩?”

网络解释:

险夷

  • 险夷(险夷),崎岖与平坦。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晡至 林虑山 ,横峙天西,如城壁相衔,争雄角锐,泼黛凝青,而高下险夷不一。”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马鞍山》:“洞仅一斗室, 庞洞 颇深邃,悬崖陡绝,岂以两地险夷略肖二子心术?”
  • 字义分解

    • 拼音xiǎn
    • 注音ㄒㄧㄢ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BWGI
    • 五行

    (1)(形)地势不平坦;险恶不容易通过的地方:天~|~要|~峰。

    (2)(形)遭到不幸或发生灾难的可能:~象|~境|~工|~情。

    (3)(形)狠毒:阴~。

    (4)(形)险些:~遭不幸|~些。

    • 拼音
    • 注音ㄧ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GXWI
    • 五行

    1.平坦;平安:化险为~。

    2.破坏建筑物(使成为平地):烧~弹。~为平地。

    3.灭掉;杀尽:~灭。~族。

    4.我国古代称东方的民族,也泛称周边的民族:淮~。四~。

    5.旧时泛指外国或外国人:~情。华~杂处。

    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