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日
拼音:yú rì
注音:ㄩˊ ㄖˋ

余日的意思

词语解释:

闲暇时日。

多余的日数。

犹他日。

犹晚年,余年。

引证解释:

⒈ 闲暇时日。

《商君书·垦令》:“百官之情不相稽,则农有餘日。”
《文选·傅毅<舞赋>》:“郑卫之乐,所以娱密坐,接欢欣也,餘日怡荡,非以风民也,其何害哉?”
李善注:“餘日,听览之餘日也。”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引》:“己丑北还,养疴溪上,稍以餘日,检括诸故书。”

⒉ 多馀的日数。

《穀梁传·文公六年》:“闰月者,附月之餘日也。”

⒊ 犹晚年,馀年。

清荀悦《汉纪·宣帝纪》:“故乐与其乡党、宗族共受其赐,以尽吾餘日。”
晋张华《答何劭》诗之一:“从容养餘日,取乐於桑榆。”
清顾炎武《营平二州史事序》:“作《燕史》数百卷,盖十年而成,则大将军已不及见。又以其餘日作《永平志》百三十卷,文虽晦澁,而一方之故颇称明悉。”

⒋ 犹他日。

《列子·仲尼》:“请待餘日,更謁子论。”
张湛注:“既忿气方盛而不可理论,故逊辞告退也。”

网络解释:

余日

  • 余日,有 闲暇时日;多馀的日数; 犹晚年;等含义。
    • 1、可怜他二人陷在阵中四十余日,饿得七死八活。 ()
    • 2、我等六人为了制造玉枝,粉身碎骨,艰苦绝粒,已历千有余日,皆精疲力尽,然而不曾得到一文钱。
    • 3、十余日间,他已然将一斤黄芽米以及三片凝香草叶尽数用完。
    • 4、黄浦江畔母萦念,千余日夜;今天中秋月明时,倍思亲人。
    • 5、在大塘子,远征军再度受阻,四个师几万人血战了十余日
    • 6、后十余日,绣反,袭太祖营,太祖出战不利,轻骑引去,韦战于门中,贼不得入,兵遂散从他门并入。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ㄩ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WTU
    • 五行

    (1)(代)我。

    (2)(Yú)姓。

    (3)(名)剩下:~存|~党|~毒|~额|~款|~力|~粮|~剩|~缺|~外|~威|~蓄|~残|~多|~富|节~|盈~|心~力拙|不遗~力|残渣~孽|虎口~生|死有~辜|心有~悸|绰绰有~|游刃有~。

    (4)(名)大数或度量单位等后面的零头:~数|五百~斤|一丈~。

    (5)(名)指某种事情、情况以外或以后的时间:~闲|业~|茶~饭后|兴奋之~|高歌~曲。

    • 拼音
    • 注音ㄖ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JJJJ
    • 五行

    (1)(名)太阳:~出|~落。

    (2)(名)指日本:~圆|~语。

    (3)(名)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班|~~夜夜。

    (4)(名)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天:今~|改~再见。

    (5)(名)每天;一天一天地:~记|~新月异。

    (6)(名)泛指一段时间:往~|来~。

    (7)(名)特指某一天:生~|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