猖狂
拼音:chāng kuáng
注音:ㄔㄤ ㄎㄨㄤˊ
词性: 形容词

猖狂的意思

词语解释:

猖狂chāngkuáng

(1) 慌乱不整的样子

人马猖狂
rash;unrestraind

(2) 肆无忌惮

猖狂的反扑
defiant;aggressive

引证解释:

⒈ 谓随心所欲,无所束缚。

《庄子·在宥》:“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
成玄英疏:“无心妄行,无的当也。”
南朝宋鲍照《侍郎报满辞阁疏》:“幼性猖狂,因顽慕勇,释担受书,废耕学文。”
明唐寅《烟波钓叟歌》:“芦花荡里醉眠时,就解蓑衣作衾枕;撑开老眼恣猖狂,仰视青天大如饼。”

⒉ 指清虚以自守的境界。

唐沉佺期《答魑魅代书寄家人》诗:“独坐寻《周易》,清晨咏《老》《庄》;此中因悟道,无问入猖狂。”

⒊ 狂妄而放肆。 汉扬雄《赵充国颂》:“明灵惟宣,戎有先零。

先零猖狂,侵汉西疆。”
唐刘禹锡《谢兵马使朱郑等官表》:“遂使感激之士,希勇爵以捐躯;猖狂之徒,聆圣泽而悛性。”
宋苏轼《上富丞相书》:“軾也西南之匹夫……翰林欧阳公不知其不肖,使与於制举之末而发其猖狂之论,是以輒进説於左右。”
《红楼梦》第五回:“子係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魏巍《东方》第五部第三章:“不管敌机多么猖狂,公路上的车辆照旧扬着飞尘不绝地驰骋。”

⒋ 形容思想、感情、文章气势激荡奔放。

晋陶潜《和胡西曹示顾贼曹》:“悠悠待秋稼,寥落将赊迟。逸想不可淹,猖狂独长悲。”
逯钦立注:“猖狂,情怀激动。”
唐柳宗元《答韦珩示韩愈相推以文墨事书》:“雄之遣言措意,颇短局滞澁,不若退之猖狂恣睢,肆意有所作。”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六节:“韩柳是好友,又互相了解彼此的造诣, 柳称韩文‘猖狂恣睢,肆意有所作’,所谓猖狂云云,就是韩愈兴儒反佛,理直气壮,表现阳刚爽朗,文章雄伟的气象。”

⒌ 形容气势猛烈。

唐元稹《有酒》诗之八:“阴火然兮众族沸渭,颶风作兮昼夜猖狂。”
《水浒传》第六六回:“烟迷城市,火燎楼臺……斑毛老子,猖狂燎尽白髭鬚;緑髮儿郎,奔走不收华盖伞。”

⒍ 狂乱貌。

汉赵晔《吴越春秋·吴夫差传》:“吴王率羣臣遁去,昼驰夜走,三日三夕达於秦餘杭山,胸中愁忧,目视茫茫,行步猖狂,腹馁口饥。”
宋叶适《宿觉庵记》:“盖世有畏日暮,疾走猖狂而迷惑者,然犹反顾不已。”

国语词典:

狂妄胡为。

词语翻译

英语
savage, furious
德语
wütend, ungezügelt, wahnsinnig (Adj)​
法语
outrageant, furieux, effréné, déréglé, débridé, déchaîné, désordonné

网络解释:

猖狂

  • 猖狂:1.谓随心所欲,无所束缚。 2.指清虚以自守的境界。 3.狂妄而放肆。 4.形容思想﹑感情﹑文章气势激荡奔放。 5.形容气势猛烈。 6.狂乱貌。
    • 1、这一段时间,盗窃分子非常猖狂,多人家都丢了东西。
    • 2、我军一个伏击,打得敌人人仰马翻,猖狂而逃。
    • 3、我军彻底粉碎了敌人的猖狂反扑。
    • 4、这伙拦路抢劫杀人的犯罪分子猖狂至极,简直无法无天。
    • 5、我军击退了敌人的猖狂反扑。
    • 6、勇敢的红军战士挫败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猖狂地进攻。

    字义分解

    • 拼音chāng
    • 注音ㄔㄤ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QTJJ
    • 五行

    (形)凶猛、狂妄。

    • 拼音kuáng
    • 注音ㄎㄨㄤ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QTGG
    • 五行

    (1)(形)精神失常;疯狂:发~|丧心病~。

    (2)(形)猛烈;声势大:~风|~奔的马。

    (3)(形)纵情地、无拘束地(多指欢乐):~喜|~欢。

    (4)(形)狂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