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陵派
拼音:jìng líng pài
注音:ㄐ一ㄥˋ ㄌ一ㄥˊ ㄆㄞˋ

竟陵派的意思

词语解释

⒈  明代后期的文学流派。以钟惺、谭元春为首。因两人都是竟陵(今湖北天门)人而得名。继承公安派抒写“性灵”的主张,反对拟古,但用字造句故作奇僻,风格幽深孤峭,流于艰涩。

字义分解

  • 拼音jìng
  • 注音ㄐㄧㄥ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UJQB
  • 五行

(1)(动)完毕:未~之业。

(2)(副)从头到尾;全:~日|~夜。

(3)(副)〈书〉终于:有志者事~成。

(4)副词;表示有点出于意料之外:真没想到他~敢当面撒谎|都以为他一定不答应;谁知他~答应了。

  • 拼音líng
  • 注音ㄌㄧㄥ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BFWT
  • 五行

(1)(名)丘陵:~谷变迁。

(2)(名)陵墓:中山~|十三~|谒~。

  • 拼音pài
  • 注音ㄆㄞ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IREY
  • 五行

1.  水的支流:九派(指长江支流之多)。

2.  一个系统的分支:派系。派别。派性。党派。

3.  作风,风度:正派。气派。派势。派头。

4.  分配,指定:派赴。派驻。派遣。委派。

5.  指摘:派不是。

6.  量词(①用于派别,如“两派的意见争论不休”;②用于景色、气象、语言等,前面用“一”字,如“一派胡言”、“好一派北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