俳偶
拼音:pái ǒu
注音:ㄆㄞˊ ㄡˇ

俳偶的意思

词语解释:

对偶骈俪。

引证解释:

⒈ 对偶骈俪。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三:“士衡康乐已於古调中出俳偶, 总持孝穆不能於俳偶中出古思。”
清黄宗羲《庚戌集自序》:“盍思昌黎以上之八代,除俳偶文之外,词何尝不修,非有如唐以后之格调也。”

网络解释:

俳偶

  • 俳偶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 pái ǒu,是指对偶骈俪。
  • 字义分解

    • 拼音pái
    • 注音ㄆㄞ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WDJD
    • 五行

    (名)古代的一种滑稽戏;也指演这种戏的人:~优。(形)〈文〉滑稽;诙谐:~优。(形)〈文〉滑稽;诙谐

    • 拼音ǒu
    • 注音ㄡ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WJMY
    • 五行

    [ ǒu ]

    1. 用木头或泥土等制成的人形:偶像。木偶戏。

    2. 双,对,成双成对,与“奇()”相对:偶数。偶语(相对私语)。对偶。无独有偶。

    3. 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偶或。偶然。偶合。偶尔。偶感。偶发事件。

    4. 指丈夫或妻子:佳偶。配偶。